出自明张琦(君玉)的《省爨》
拼音和注音
shěng cuàn shí tuī jì , qiān niú huò zhù g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牵牛:牵牛qiānniú牵拉公牛或母牛牵牛下地牵牛qiānniú∶一种旧大陆热带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pharbitisnil,具短毛,叶心脏形,通常三裂,花漏斗形,淡红、蓝色、浅紫色或白色∶牵牛星的俗称
助耕:指皇帝行藉田礼时为从耕朝官配备的耕作人员。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时期,人民政府组织群众为抗属﹑军属耕种田地,叫助耕。这是在供给制度下,对革命军人﹑革命干部和烈属的一种照顾措施。全国解放初,对军属﹑烈属仍然实行。
张琦(君玉)
不详
原诗
省爨时推济,牵牛或助耕。
再须三五稔,早晚义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