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与舍弟及殷无美饮沙头大梅树下作》
拼音和注音
tóng kēng wàn shù kàn bù zú , shā tóu yī zhū chūn kě l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可怜:(动)怜悯。[近]怜悯。②(形)值得怜悯。[近]可惜。③(形)(数量少或质量差得)不值得提起:他的知识贫乏得~|少得~。
不足:(动)不值得:~挂齿|~为怪。②(形)不充足;不够:~之处|先天~。
沙头:沙滩边;沙洲边。方言。指沙田的总佃者。沙头向田主租入大量沙田,转手分租给他人,以收取地租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古沙头市的略称。即今湖北省沙市。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铜坑万树看不足,沙头一株春可怜。
霓裳黯淡初月上,玉鳞历乱东风颠。
骄同白雪论先辈,耻向繁英媚少年。
但使酒糺苛亦得,不妨今夜藉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