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步蟾宫》是宋代仲殊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帘舞带花铺绣。
水沉暖、祥烟迷书。
凤街灯照蕊珠筵,
韵双琯、钧声已奏。
绮罗人劝千秋寿。
吉祥满、十分芳酒。
愿人间、嘉庆一千年,
共南极、东华长久。
诗意:
《步蟾宫》描绘了一幅绚丽华美的宫廷景象。凤帘飘动,舞蹈的身影将花朵和绣品装点得更加美丽。宫中的水池温暖而宁静,烟雾缭绕,让人仿佛迷失在诗书的幻境中。灯光照亮了凤街的道路,珠帘上的花蕊闪烁着光芒,双琯和钧铎的音乐已经奏响。华丽的服饰和优雅的人们劝酒祝寿,吉祥和芳酒充满了整个场景。诗人希望这样的幸福和繁荣能够延续一千年,共同享受南极和东华的长久富庶。
赏析:
《步蟾宫》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华丽的意象,展现了宋代宫廷的繁华和盛世景象。凤帘、花铺绣、水沉暖、祥烟等形象描绘了宫廷的优雅和华美。灯光照耀下的凤街和珠帘,以及双琯、钧铎的音乐,展示了宫廷文化的繁荣和庄严。诗中的绮罗人劝千秋寿,吉祥满、十分芳酒,表达了对长寿和幸福的祝愿。最后的祝愿希望这样的繁荣能够持续千年,共同分享南极和东华的长久富庶。整首诗词以华美的景象和祝福的情感构建了一幅宫廷盛世的画卷,展示了仲殊对美好生活和繁荣的向往。
作者介绍
仲殊的作品风格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仲殊的文学成就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