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

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
霜风可使吹黄帽,(舟人黄帽,土胜水也。
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
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

作品评述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无复龙山对孟嘉,
西来河伯意雄夸。
霜风可使吹黄帽,
(舟人黄帽,土胜水也。
樽酒那能泛浪花。
漫遣鲤鱼传尺素,
却将燕石报琼华。
何时得见悲秋老,
醉里题诗字半斜。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苏轼邀请朋友仲屯田一同农田耕作的情景,但由于大水的阻隔,无法相见。诗中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意和赏析:
整首诗以写景和抒发情感为主线,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首先,诗的前两句“无复龙山对孟嘉,西来河伯意雄夸。”描绘了诗人与朋友相隔两地,无法相见的情况。其中,“龙山”和“孟嘉”是地名,意指两地相隔遥远。而“河伯”则是水神的代称,暗示大水阻隔了两人的相聚。这种自然景物与人情的对比,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

接下来的几句“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风吹来,使得人们需要戴上黄色的帽子来保暖。而樽酒则暗指诗人准备的美酒,无法如水上的浪花一样自由流动。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进一步强调了大水的隔绝所带来的困扰。

随后的几句“漫遣鲤鱼传尺素,却将燕石报琼华。”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传递。诗人将自己写下的诗句和心意,寄托于鲤鱼和石头之间,希望能够传达给仲屯田。这种情感的传递,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情厚意。

最后两句“何时得见悲秋老,醉里题诗字半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相聚的期盼。诗人希望尽快与仲屯田相见,一同共度晚年,醉饮诗酒,畅谈人生。这种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思乡情怀和生活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诗人成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的期盼。诗词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以及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对人情世态的敏锐触觉,被视为他诗歌创作中的精品之一。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江山清绝,正箫台花县,霜秋时候。寻胜登高环望处,碧瓦参差铺绣。五岫藏云,两溪吞月,古市渔盐凑。青帘斜扬,家家香泛丹溜。况是东鲁风流,看儒冠济济,垂天赋就。时科举后邑中预荐者四人。陶令从容官事了,把菊高吟闲昼。草鞠圜扉,香凝燕寝,豪饮挥金斗。公庭无事,珍祥休

东平贵公子,意气区中窄。手捻金仆姑,青丝飞赭白。欲系单于颈,封侯取鼎食。四十心未展,垂翅渭川侧。前日来坐上,天庭见黄色。今朝报恩书,戎幕进新职。崆峒古用武,高旌出锋镝。君当谐素期,洗剑秋泉碧。嗟予病摧颓,对别还凄恻。待君载旆归,我作山中客。

片云一去几时回,好在江心碧玉堆。他时倘记珍台客,默坐犹能遣化来。

甚日重黄侍玉銮,几时八座佩金寒。殿庭属目夸新贵,部曲低头拜旧官。五日尹京非细事,四时仕宦固多般。重行隔品诗仍健,应笑官卑语带酸。

清要三朝望,文章一世荣。掌纶夸独直,荷橐青群英。石室资殚洽,金赖阐所明。孤臣伤暮景,风雨自鸡鸣。

容易烦公问讯梅,昨宵还有几花开。窗寒月落知相忆,细细吹香过竹来。

神龙谢子车,子能未足多。上润虽已然,下竭将奈何。

平生景风操,慷慨怀赋竹。恨无百亩地,相与种黄独。只有满架书,可寄千古目。何敢偭规矩,周容竞追曲。彼不见泰山,政以鹿斯逐。子酌芝山泉,天连两回复。应感鹤鸣章,聊以石攻玉。迁乔岂不佳,岁寒须入谷。天地何方圆,吾将叩归鹄。

赤松元是神仙窟,公独能开韩令花。若使雒阳耆旧见,定应拥褐过君家。

宾筵得佳客,侯印有光辉。候骑不传箭,回文空上机。塞城收马去,烽火射雕归。惟有严家濑,回环径草微。

十月幽园开晓风,层层绛蕊艳芳业。江南只惯收鹰爪,谁顾山前鹤顶红。

草木随时变,由来不少停。新萌将欲吐,陈叶已先零。便可知浮世,无由固此形。保常同醉梦,曾有几大醒。

遥知清贵孰能攀,天上闲胜地上闲。除对圣君论道外,时题诗句落人间。

烁电未成雨,凉风先入衣。青天忽开影,红日尚余晖。蛱蝶作团起,蜻蜓相戴飞。嘲谑不觉夕,跨马月中归。

范邵居洛阳,希夷居华山。陈即为逸人,忠献为显官。邵在范之后,陈在范之前。三人貌相类,两人名相连。

平日尤闲老更闲,一毫世事岂相关。孤云不散来归岫,细水无声自出山。支径过僧才百步,小楼藏药可三间。客来不肯通名姓,熟视吾庐为破颜。

棲雅照日黄。

一身无定处,万里独销魂。芳草迷归路,春流滴泪痕。几时休旅食,何夜宿江村。欲识相思苦,空山啼暮猿。

属者俱被命,敕书黄札光。同将舜权量,与较蜀文章。投分虽已晚,传经何可忘。对床风雨地,长记此升堂。

凿石何年种月轮,清光终夜照香魂。凄凉不比班姬扇,犹是君王送死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