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罗裙溅湿鬓云偏,摇落香风满画船。
忽忆夜来憔悴梦,怨央正在藕花边。

作品评述

《采莲曲》是宋代诗人王镃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罗裙溅湿鬓云偏,
摇落香风满画船。
忽忆夜来憔悴梦,
怨央正在藕花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采莲的场景。她穿着罗裙,莲池的水花溅湿了她的鬓发,她微微侧头,目光凝望着远方。湖上的香风吹动着她的衣裙,画船摇曳在水面上。她突然想起昨夜的憔悴梦境,心中充满了怨愤,仿佛怨央正在藕花边上。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女子采莲的情景,通过描写她的外貌和环境,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罗裙溅湿鬓云偏,抓住了女子身姿的动态,形容了她优美而娇媚的形象。摇落香风满画船,以动态的词语表达了她所处的环境,给人一种恬静而优雅的感觉。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女子的内心情感。忽忆夜来憔悴梦,揭示了她昨夜所做的梦境,梦中的憔悴显现出她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怨央正在藕花边,怨央是指怨言,女子的怨愤仿佛就在藕花边上。这里的藕花边可以理解为女子心中的柔弱处,也可能象征着她的爱情纠缠和痛苦。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交融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内心的纷乱和情感的复杂,让人感受到了宋代女性的柔情和内心的隐秘。

作者介绍

王镃,字介翁,平昌(今浙江遂昌)人。宋末官金溪尉。宋亡,遁迹爲道士,隠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结社唱酬,顔其所居曰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着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刊爲《月洞吟》一卷。入清,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嘉庆十九年族孙楠合刻爲《月洞诗集》二卷。事见本集卷首明柯挺,清涂以辀、王梦篆序。 王镃诗,以清光绪十三年刊《月洞诗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月洞吟》(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野外归来晚,空庭露气新。乍晴云如月,多病酒欺人。倚杖行吟久,投杯起舞频。早梅消息动,春事渐关身。

欲向麻源隐,能寻谢客踪。空山几千里,幽谷第三重。茅宇宁须葺,荷衣不待缝。因君见往事,为我谢乔松。

万里桥边客。(下缺)

蒉桴土鼓为声始,天球河图非琢工。欲自柳州参靖节,将邀东野适卢仝。平原骏马开黄雾,下水轻舟遇快风。历历瑶琴怨遥夜,冷冷玉佩度秋空。

威凤来翔羽翼新,蓝溪风气益温醇。彤墀看唱三名外,璧水犹登四十人。

储副豫定,器之公兮。册授孔时,礼之隆兮。天步迟迟,旋九重兮。寿祉万年,德无穷兮。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

繁极全分青帝功,开时独占上春风。吴姬舞雪非真艳,汉后题诗是怨红。远蝶恋香抛别苑,野莺衔得出深宫。君看万态当筵处,羞杀蔷薇点碎丛。

古寺门前新柳垂,思君先订听黄鹂。倡楼雪满催歌扇,僧舍春寒忆酒旗。月到秦淮皆似面,山如钟阜始为眉。东风九十寻芳急,不是看花莫杖藜。

彭城寺壁看诗来,颜氏瓢樽偶共开。茅屋未完先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新诗妙绝难为继,高论微低得共陪。第一词人生不识,兹行尚喜揖君才。

尧水不垫民,温泉溺唐祚。兵处洗不得,翻为天下汙。山鸟徒咬咬,翠华无问处。

心法本无住,流沙归复来。锡随山鸟动,经附海船回。洗足柳遮寺,坐禅花委苔。唯将一童子,又欲上天台。

羁旅看春色,清明客帝乡。花开禁苑密,柳嫋御沟长。玉勒无余地,细车有剩香。尘埃不可久,归梦楚山傍。

相传产海东,不与众禽同。两翅飞腾去,层霄顷刻中。转眸明似电,追马疾如风。坠得天鹅落,人皆指远空。

已病身犹健,云瘳讣却闻。告存非不寿,有子更能文。嗟我何多难,丧亲又哭君。两家两翁好,作麽并丘坟?

早晚望夫能化石,尽分人世作支机。

朝入一几纵,暮入一几横。黄卷值昔人,欢与相逢迎。孙子谢口语,阮生劳目睛。登亦岂必喑,籍犹未能盲。学非经世具,所贵自知明。仁义有不然,失时悲战泓。一生屐几量,况欲俟河清。动与道弥远,静于理逾精。君能问舍往,吾亦卖刀行。

五凤楼修谩赋空,不堪四壁老秋风。黄金白璧相逢顷,文杏香茅一笑中。子美堂资须录事,尧夫宅契出温公。诸公更使风流尽,千载遥知意气同。

忧旱忧蝗恰一年,未春喜见六花妍。极知气脉艰调护,须得医和为保全。

城楼四望出风尘,见尽关西渭北春。百二山河雄上国,一双旌旆委名臣。壁中今日题诗处,天上同时草诏人。莫怪老郎呈滥吹,宦途虽别旧情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