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李慈铭的《阮郎归》
拼音和注音
mò tóu zhǎng yì tà qīng qī , xiāng qún chūn cǎo q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踏青:(动)在清明节左右到户外游玩,清明节为踏青节,即春游。
春草:春天的草。喻卑微。药草名。又名莽草。《尔雅.释草》:'葞﹐春草。'邢昺疏:'药草也……莽草一名葞﹐一名春草。'一说﹐'春草'为白微的别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白微》。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原诗
陌头长忆踏青期,缃裙春草齐。
钿车停处夕阳低,鹧鸪金绣衣。
瑶笛趁,翠罂携,风光归路迷。
门前花落又成蹊,谁家郎马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