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馆林塘

郡阁山斜对,风烟隔短墙。
清池如写月,珍树尽凌霜。
行乐知无闷,加餐颇自强。
心期空岁晚,鱼意久相忘。

作品评述

《南馆林塘》是唐代羊士谔的作品,诗意丰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于岁月变迁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郡阁山斜对,
风烟隔短墙。
清池如写月,
珍树尽凌霜。
行乐知无闷,
加餐颇自强。
心期空岁晚,
鱼意久相忘。

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诗人的居所位于郡阁山旁边,透过矮墙看到的风景颇为优美。一方清池倒映着明亮的月光,仿佛是写在画中的一样。珍稀的树木凌霜而立,向人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机。诗人在这个美丽的环境中尽情的行乐,没有烦闷之感,增添了生活的乐趣。他还自强不息,努力奋进,加餐加餐地享受生活,并表示自己的心就像这美景一样,期待到岁末的时候,却空虚了。与鱼儿一般,在这美丽的环境下已经久久忘记了自己的心思。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外化了诗人对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也表达了对岁月变迁的思索。诗人在这个美景中感到自己的心灵与岁月一同消逝,就如同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已经“久久相忘”,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自然美景的景象,并借此表达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于岁月转瞬即逝的感慨,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渴望。同时也让人深思生活中的琐碎和繁忙,是否需要更多地停下来欣赏美景,体味生命的真谛。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耆英续续必重泉,好在灵光独岿然。入侍已成鸿鹄羽,退休俄值白鸡年。伤心藏笈书无恙,盥手开缄墨尚鲜。刮目相期良不薄,可无斗酒奠桥玄。

之。及泉幕任满,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虽知非当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驾,故寓意此词。道过分水岭,复题诗云:“谁知不作多时别。”又题崇安驿诗云:“睡美生习晓色催。”皆此意也。既而罢归,离临安有词云:“湖上送残春,已负别时归约。”则公之去就,盖蚤定矣。邻鸡不管

弱柏不受雪,零乱苍烟根。尚余粲粲珠,点缀枝叶繁。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对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莓苔傥可食,嚥雪待朝暾。岂无柏树子,不食种在盆。

闲倚栏杆觉句时,此身如在浣花溪。草迷芳径王孙醉,花满春山杜宇啼。酒罢啜茶留石井,举馀随月步江堤。清泉白石平生约,未有工夫为品题。

游子出咸京,巴山万里程。白云连鸟道,青壁遰猿声。雨雪经泥坂,烟花望锦城。工文人共许,应纪蜀中行。

余谪居黄,三见重九,每岁与太守徐君猷会于栖霞。今年公将去,乞郡湖南。念此惘然,故作此词。笑劳生一梦,羁旅三年,又还重九。华发萧萧,对荒园搔首。赖有多情,好饮无事,似古人贤守。岁岁登高,年年落帽,物华依旧。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萸,细看重嗅。摇落霜风,有手

灵峰可度难,昔闻枕中书。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滟滟月出后,泠泠雪销余。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何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

天宇正高爽,更蹑最高楼。长风为我驱驾,极目海山头。不用牛山孟浩,不用齐山杜牧,人景自堪酬。举酒酹空阔,汗漫与为游。捻黄花,怜白首,恨难收。颓龄使汝能制,何待更封留。眼底朱甍画栋,往往人非物是,蟋蟀自鸣秋。万里一搔首,无处著萧飕。

一别长干已十年,填词赢得万人怜。歌梁旧燕双栖处,不是乌衣亦可怜。

燕燕于飞春欲暮,终日呢喃语如诉。但闻寄唳来潇湘,不闻有意如烈妇。夏氏狂儿好游猎,弹射飞禽类几绝。梁间双燕术泥至,飞铁伤雄当儿戏。雌燕视之兀如凝,不能人言人不知。门前陂水清且泚,一飞径溺澄润底。伤哉痛恨应未休,安得化作吕氏女,手刃其头报夫仇。

奉诚园内小斜桥,曾记近花朝。簸钱庭院,筑球天气,春草绿裙腰。而今不道心情换,漂泊随江皋。眼底人疏,心头事满,斜凭木兰桡。

燕语莺啼日正长,六宫桃李闹春光。妾身虽未承恩泽,却喜君恩泽万方。

百花零落已成尘,闻道君家解击春。艳质娇娆应见惯,肯分粲者遗愁人。

昨夜风雨声,今朝鸟弄晴。光阴殊变态,天地本清明。世事观亲火,年华怯冷饧。棠梨溪上冢,诸老得无情。

飞絮落花春向晚,疾风甚雨暮生寒。

此个散人姓傅。不恋荣华贵富。物外做修持,玄妙性中分付。分付。分付。蓬岛将来趋赴。

种虏昔逾塞,三边各受师。共传君善守,能护国西陲。卿秩恩虽早,郎班诏已迟。须将未尽赏,酬折在丰碑。

平泉上相东征日,曾为阳陶歌觱篥。乌江太守会稽侯,相次三篇皆俊逸。桥山殡葬衣冠后,金印苍黄南去疾。龙楼冷落夏口寒,从此风流为废物。人间至艺难得主,怀抱差池恨星律。邗沟仆射戎政闲,试渡瓜洲吐伊郁。西风九月草树秋,万喧沈寂登高楼。左篁揭指徵羽吼,炀帝起坐淮王愁。

夜梦被发翁,骑驎下大荒。独行无与游,闯然款我堂。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昂。衰罢百无用,渐以圜斫方。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不能摩项过只园,幻作清芳与世传。排叶爪痕分翠净,吐葩心骨耀丹妍。但迷色界空华相,肯悟宗门直指禅。谁汲野泉临晓浸,瓦瓶插供白衣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