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鼻轩起亭二绝

山下清溪溪上市,溪光山色映人烟。
幽亭正在人声里,长与溪山共寂然。

作品评述

《上高鼻轩起亭二绝》是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山中溪水旁的一座幽静亭子。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下清溪溪上市,
溪光山色映人烟。
幽亭正在人声里,
长与溪山共寂然。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山下清澈的溪水和溪水上的亭子,表达了一种宁静、幽雅的氛围。溪水的光芒映照着周围的山色和人烟,亭子安静地坐落在人们的喧嚣声中,与溪水和山色一起共享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山水之间的幽静场景,展示了苏辙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敏锐观察和感受。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山下"和"溪上"、"溪光"和"山色"、"人烟"和"人声"等对立的词语,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首句"山下清溪溪上市"以简单朴实的词语揭示了溪水的清澈和流动,以及市井繁忙的景象。接着,"溪光山色映人烟"一句通过溪水的映照,将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相联系,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幽亭正在人声里"这句描写了亭子的幽静和人们嘈杂的声音之间的对比。亭子作为一个避世的场所,却处在喧嚣的人声中,这种对立的情景增强了亭子的孤独和宁静感。

最后一句"长与溪山共寂然"表达了亭子与溪水、山色共同享受宁静和寂静的状态。亭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呼应,共同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亭子作为一个幽静场所的寂静之美。它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景致的独特感悟和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

长安红尘十丈高,东方未白人嚣嚣。北风着面暗如漆,错落腰间双佩刀。我时卧病日裹首,忽报荆南来太守。开门大笑话今昔,君也腰金我黄绶。炉宝迷迭生小烟,鸱夷鼓腹流细泉。兼隐庭前旧花竹,依稀置我春窗边。太守太守尔真贤,别来三载心犹然。乃知贫贱见交态,古人岂必今人前。

云表金茎珠璀璨。当日投怀惊玉燕。文章议论压西癰,风流姓字翔东观。紫皇嗟见晚。祥麟五色留金殿。大江西,铜章墨缓,暂尔烦君绾。十二金钗扶玉盏。锦瑟摐摐随急管。兽炉动彩云高,秋声拍碎红牙板。趣君归翰苑。莱衣焕烂潘舆稳。任方瞳,从今看到,弱水波清浅。

乞还方未遂,日夕望云林。况复逢春草,何劳问此心。闭门公务散,枉策故情深。遥夜他乡酒,同君梁甫吟。

嘉幽兰兮延秀。蕈妖淫兮中溏。华斐斐兮丽景。风徘徊兮流芳。皇天兮无慧。至人逝兮仙乡。天路远兮无期。不觉涕下兮沾裳。

灯雾里。老去昔游不记。月似旧时人不似。小楼何处是。归卧晚香翠被。玉酒著人小醉。欲睡先来都不睡。此情那恁地。

漫漫平沙走白虹,瑶台失手玉杯空。晴天摇动清江底,晚日浮沉急浪中。

孔欲华颠祢妙龄,忘年不足更忘形。弟兄偏是子眉白,朋友独于吾眼青。心若互驰常鉴寐,迹如相避各云萍。十年功已到千古,何日酣看又饫听。

前夕放船湘口步,约到衔州来日午。五程一减作三程,谢渠江涨半篙清。今日雨来三四五,又闭疏篷听暮雨。长年商量泊船所,雨外青山更青处。

破衫羸马老黄尘,人自衰迟岁自新。积雨恐侵春甲子,昏灯嬾守夜庚申。花枝影转欹残月,鼻鼾声豪撼四邻。自笑功名犹有梦,散关金鼓震函秦。

马蹄南出都门路,行客少年春色暮。花片空随别盏飞,柳条难系征鞍住。

羽檄联翩趣募兵,单枪一剑觅功名。健儿争欲趋淮阃,宣相相看若父兄。

南思洞庭水。北想鴈门关。稻粱俱可恋。飞去复飞还。

开禧三月初逢九。持杯来庆梅仙寿。警捕恰三年。四封人宴然。政成应不日。去作朝京客。阴德合长生。休看三住铭。

海角寻春雪未消,马蹄无处避琼瑶。己公屋下论文酒,炉火篝灯伴寂寥。

海国幽栖地,春风欲暮时。病忧梅雨逼,贫叹麦秋迟。并日终无愧,逢年会有期。饥寒宁苟免,吾道讳磷缁。

秦子死南海,旋骨还故墟。辛勤一生事,空得数编书。琅琅巧言语,玉佩联琼琚。知者能几人,憎者颇有余。书生事业薄,生世苦勤劬。持以待后世,何足润槁枯。兴怀及昔者,使我涕涟如。道路阻且长,悲哉违抚孤。

庭下青书带,书带瑞康成。康成还遁世,行藏理则明。六经具缣册,儒先效勋绩。谁知百世下,其功明且亟。易首纯乾称六龙,六龙御天风云从。书始唐尧大中世,荡荡如天莫可踪。诗则二南渊且奥,春秋赏罚王道通。礼乐灰於秦火酷,然其遗意和且雍。汉儒掇拾无遗力,兀守章句非从容。

紫宫昭焕。太乙微玄。降临下土。尊高上天。载陈珪币。式备牲牷。云箛清引。栒虡高悬。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肃彼灵祉。咸达皇虔。

唐高祖之第三女,微时嫁柴绍。高祖起兵反隋,绍与妻谋曰:“尊公欲扫平天下,绍欲迎接义旗,二人同去则不可,吾独行又俱后害,未知机如何?”妻曰:“公宜速去。予一妇人,临时自为计。”绍即间行至太原投高祖。妻乃归酃县,散家资,起兵以应高祖,得兵七万人,颇多为女子,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