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汪漕使即梅圃作浮月亭追和古诗余亦补和》

一元播群卉,其气清以馥。
诗人竞称许,胡然於梅独。
黄宫播雷鼗,玉管动葭毂。
惟梅命於阳,清艳照朴蔌。
正冬白堆墙,初夏黄绕屋。
纯乾禀自高,奚止香百斛。
又从晏阴后,仍作来年复。
番君为筑亭,挥弄月盈掬。
可敬不可玩,醉语惧三渎。

作者介绍

魏了翁(一一七八~一二三七),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宁宗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进士,授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嘉泰二年(一二○二),召爲国子正,次年改武学博士。开禧元年(一二○五),召试学士院,以阻开边之议忤韩侂胄,改秘书省正字。次年出知嘉定府。史弥远当国,力辞召命。丁父忧,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起知汉州、眉州。嘉定四年(一二一一)擢潼川路提点刑狱,歷知遂宁、泸州、潼川府。十五年,召爲兵部郎中,累迁秘书监、起居舍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因言事以首倡异论、朋邪谤国黜靖州居住。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起爲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召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以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江淮京湖军马。嘉熙元年卒,年六十。謚文靖。遗稿由其子近思、近愚刊行,传世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一百九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淳祐九年吴渊序、清缪荃孙《魏文靖公年谱》,《宋史》卷四三七有传。 魏了翁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元年刻本爲底本(此本有残缺,据目录,卷首即夺《游古白鹤山》、《和薛秘书绂闻鸦韵》、《和虞永康刚简沧江鹤再诞雏》三诗,但实爲传世诸本之祖)。校以明嘉靖吴凤高翀刻本(简称吴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魏了翁创作的《汪漕使即梅圃作浮月亭追和古诗余亦补和》。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浮月亭,位于梅圃中,汪漕使筑造了这座亭子。诗人魏了翁追和了一首古诗,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景色和香气的赞美之情。他形容梅花清雅芳馥,独自在梅花中竞相称赞,但魏了翁却忽然发现自己的诗作中唯独缺少了与梅花相应和的韵律和气质。

诗人以黄宫为背景,形容雷声隆隆,鼓乐声鸣,宛如梅花的声音。玉管被敲击时,车轮声响起,仿佛梅花在摇曳。只有梅花在阳光下散发出独特的清香和艳丽,照亮了朴素的墙壁。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初夏时节,梅花都能为这座亭子带来美丽的色彩。

梅花纯粹地自然生长,散发出高雅的气质,香气仿佛能填满整个空间。诗人不禁感叹:梅花的香气何止百斛,不需要外界的辅助,自有其独特的香味。并且,梅花还会在阴雨天气过后,再次开放,以迎接新的一年。这些特点使得梅花成为了象征高洁和坚贞的花朵。

汪漕使为了建造这座亭子而努力,他挥舞着手中的月亮,仿佛把月亮捧在掌心。诗人认为这种景象既令人敬畏,又不可嬉戏。他担心自己沉醉其中,满口醉话,失去了对三界的敬畏之心。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他通过描绘梅花的清雅香气、纯洁高贵的性格以及对梅花的景色的讴歌,展现了梅花独特的美丽和价值。诗人还通过对汪漕使建造浮月亭的描述,表达了对景物的敬畏和自我克制的态度。整首诗词以梅花为中心,通过描绘梅花所带来的美丽和情感,呈现出一幅清新高雅的画面。

  • 《金陵道中》

    六国相排一局棋,岸头百草野烟微。树深啼鸟自相失,山静晚云犹未归。濡口潮回残照满,石城春尽乱花飞。周郎屈指图天下,谁道江南玉鱠肥。

  • 《次魏知元韵三首》

    江城半月从游乐,别去知君剩有诗。相望置邮三舍便,幸能时寄慰相思。

  • 《菩萨蛮》

    东风卷尽欺花雨。月明皎纸庭前路。月底且论诗。从教露湿衣。明朝愁入绪。各自东归去。后夜月明中。绿尊谁与同。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 《赐午门观灯应制(二首·宣庙品第应制诗,以》

    鳌峰千仞郁嵯峨,万蜡荣春洽太和。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旌旄影扬黄金阙,丝竹声翻《白雪》歌。万岁三呼频祝颂,醉归数问夜如何。

  • 《衲衣示众》

    一个闲身包万有,不能自把著针缝。众缘聚衲须微细,妙相庄严一大通。下下针锋无不实,条条线贯不空空。连天铺地山和水,一合圆成始脱笼。更有一般奇物处,岩前枯木笑春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