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鸣叶秋宵冷,寒丝萦手泪残妆。
微烛窥人悉断肠,机翻云锦妙成章。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拟题织锦图》是宋代文学家秦观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悲风鸣叶秋宵冷,
寒丝萦手泪残妆。
微烛窥人悉断肠,
机翻云锦妙成章。
中文译文:
萧瑟的秋风呼啸,树叶在寒风中响动,
寒冷的丝线缠绕着手指,泪水模糊了妆容。
微弱的烛光透过窗户,使人们的心情更加伤感,
织机上翻动的云锦,组成了美妙的图案。
诗意和赏析:
《拟题织锦图》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凄凉景象,通过秋风、树叶、丝线、泪水等意象,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哀愁。在这首诗中,秋风的呼啸和树叶的声音增添了凄凉的氛围,而寒冷的丝线绕着手指,象征着情感的纠结和无奈。泪水模糊了妆容,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悲伤与无助。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微弱的烛光透过窗户,窥视他人的情感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他人命运的关注和同情。织机上翻动的云锦,象征着人生的变幻和错综复杂的命运。云锦被比喻成一篇篇美妙的文章,揭示了秦观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美的追寻。
整首诗以凄凉的景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秦观独特的情感表达和艺术创作能力。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哀愁,同时也融入了对他人命运的关怀和对美的崇敬。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意象和比喻,构建出了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画面,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六国相排一局棋,岸头百草野烟微。树深啼鸟自相失,山静晚云犹未归。濡口潮回残照满,石城春尽乱花飞。周郎屈指图天下,谁道江南玉鱠肥。
江城半月从游乐,别去知君剩有诗。相望置邮三舍便,幸能时寄慰相思。
东风卷尽欺花雨。月明皎纸庭前路。月底且论诗。从教露湿衣。明朝愁入绪。各自东归去。后夜月明中。绿尊谁与同。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鳌峰千仞郁嵯峨,万蜡荣春洽太和。明月只随仙仗转,红云偏近御筵多。旌旄影扬黄金阙,丝竹声翻《白雪》歌。万岁三呼频祝颂,醉归数问夜如何。
一个闲身包万有,不能自把著针缝。众缘聚衲须微细,妙相庄严一大通。下下针锋无不实,条条线贯不空空。连天铺地山和水,一合圆成始脱笼。更有一般奇物处,岩前枯木笑春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