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临江仙》

有宅一区家四壁,年年花柳深村。
父兄随处宴鸡豚。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
拟射九乌留白日,假饶立到黄昏。
卧龙老矣及三分。
不如把手,堂上宴芳尊。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临江仙

有宅一区家四壁,
年年花柳深村。
父兄随处宴鸡豚。
折腰归去,何苦傍侯门。

拟射九乌留白日,
假饶立到黄昏。
卧龙老矣及三分。
不如把手,堂上宴芳尊。

译文:
有一所住宅,四面墙壁,
年年花柳盛开在深村。
父兄们随处宴会,品尝鸡肉和猪肉。
弯腰归去,何苦依附在豪门。

想要射杀九只乌鸦,夺取白天,
虽然虚设,也只能站到黄昏时分。
卧龙已然年老,但仍保持三分威势。
不如抱紧手中的酒杯,在堂上享受芬芳美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家族宴会的场景为背景,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于名利的看法。诗中描绘了家族的一区住宅,拥有四面墙壁,年年盛开的花草点缀着美丽的村庄。然而,诗人认为无论是家族的富裕还是宴会的繁华,都不值得他去追求或者依附于权贵豪门。诗中通过"折腰归去"和"何苦傍侯门"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不屑和探讨,意味着他选择了一个更为自由和平淡的生活方式。

此外,诗中还涉及到射乌和卧龙等象征性的意象。射乌一词可解为追求权力和荣耀,而诗人拟射乌的描述显示了他不愿意为此付出一天中最好的时光。卧龙则是指杰出的人才,而诗人通过"卧龙老矣及三分"来暗示自己已经老去,但仍保持着一定的威势和能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出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漠态度,主张追求自由和舒适的生活。诗人认为纷繁复杂的权利交际不如家庭团聚和享受美好的时光来得更为珍贵。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让人感叹诗人心境的宁静和深度思考。

  • 《和钱秘监旅居秋怀二首》

    闲静无凡客,开罇共醉醒。琴弹碧玉调,书展太玄经。酒熟看黄菊,诗成写素屏。晚来萧洒甚,山鸟下中庭。

  • 《景祐以后乐章六首》

    祥祥曾麓,德合方血。万邦展养,九御蒙慈。孝恭祊祏,美播声诗。淑灵顾享,申锡维棋。

  • 《送幼史》

    淮右寇未散,江西岁再徂。故里干戈地,行人风雪途。此时与尔别,江畔立踟蹰。

  • 《清庵主请赞》

    以石为田,举世怪笑。一粒入土,不耘自秀。也无禅,也无道。衲僧未跨门,早已勘破了。顶门自有通窍。

  •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栉发凉天曙,含毫故国情。归心一夜极,病体九秋轻。忽起襜褕咏,因悲络纬鸣。逢山即堪隐,何路可图荣。揲策空占命,持竿不钓名。忘忧如有待,纵懒似无营。小径才分草,斜扉劣辨荆。冷荷承露菂,疏菊卧烟茎。谱为听琴阅,图缘看海帧。鹭毛浮岛白,鱼尾撇波赪.庭橘低攀嗅,园葵

  • 《闻百舌》

    圆吭百舌语千般,岂是春来不耐闲。为见幽人无与语,故来相对作闲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