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

晚节闻君道趣深,结茅栽树近东林。
禅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西城万木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

作品评述

《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是唐代张南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晚上闻说你的修行道路深奥,我就在附近的东林结茅种树。禅师几次摩顶启发,你这高士又何时发心呢?北渚的湖畔,三更时分听到雁声飞过;寒冷的西城,万木震动着寒冷的砧杵声。却再也没有见到支公和玄度,我怀着相思之情,独坐着拥膝长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和禅修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修行道路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的开篇,诗人听说朋友的道行修行十分深奥,于是他在离东林不远的地方建起茅屋,种下树木,以期与朋友相近,共同修行。

诗中提到禅师曾多次启迪诗人,使其受益匪浅,而对于那位高尚的士人,诗人却不知道何时才能以同样的心境投身修行。

接着,诗人描述了秋夜的景色。北渚的湖畔,三更时分,他听到雁声飞过,暗示着秋季的来临和时光的流逝。西城的万木在寒冷的夜晚颤动,砧杵声响起,给人一种寂寥和凄凉的感觉。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遥远的支公和玄度的思念之情,他坐在那里,拥着膝盖,长时间地吟唱。这种相思之情和寂寥的景象,给人一种深沉、幽寂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表达了对朋友和禅修者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修行道路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相互映衬,诗意深远,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拄杖当年盛得名,一枝尚觉百金轻。老人不复须春草,只要携渠处处行。

哀怨

犬驯迎且吠,儿小笑还啼。樱熟施鱼网,桑空卧竹梯。枯枝禽啄折,野草鹿眠低。屋后登山路,牛栏更向西。

哀怨

后苑寻青趁午前,归来竞斗玉兰边。袖中独有香芸草,留与君王辟蠹编。

哀怨

一径清深不起尘,芳菲红紫意随人。应知地胜无非景,但有花开即是春。萱草自随兰叶茂,棠花还与桂枝新。彩衣兄弟人生乐,莫惜支筇步武频。

哀怨

帝临中坛,肃恭社祀。灵景舒光,飞龙旋轨。送神有章,神心具醉。辅德惟亡,永锡元祉。

哀怨

老濞城西木半摧,昆仑冈下路新开。故人此地衔忧去,禅客他时问疾回。闻为树风增永感,却因水鸟证西来。已谋寒食驱羸马,细听清谈动玉哀。

哀怨

一眼高悬四海空,评诗谁出杜陵翁。紫鸾翠驳真难并,悲羽鲸鱼定孰雄。门外飞来清婉句,坛中报起寂寥风。锦囊已逐春风去,何日花前一醉同。

哀怨

千舆翠羽盖,万錡绿沈枪。定有葛陂种,不知何处藏。

哀怨

龙象经行处,山腰度石关。屡迷青嶂合,时爱绿萝闲。宴息花林下,高谈竹屿间。寥寥隔尘事,疑是入鸡山。

哀怨

槐龙舞修影,颓景忽西没。空庭漾金波,坐待月东出。临风思传觞,沃此支离骨。开门拜嘉惠,正得杯中物。

哀怨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今日龙钟人共弃,愧君犹遣慎风波。

哀怨

蔌蔌藤花满石床,道人端坐受生香。海棠枝上莺啼处,二十年前事未忘。

哀怨

天地为我庐,江山为我客。北斗以酌酒,恨我饮量窄。人生但闭户,乌用分菽麦。赠君玉四方,愦愦无皂白。

哀怨

蜉蝣至细能知时,舂风磑雨占无遗。蜻蜓满空乃不知,庭除一出无归期。乐哉蜻蜓高下飞,蜉蝣未尽何忧饥。檐间蜘蛛亦伺汝,吐丝织纲腹如鼓。

哀怨

尘里清风忽满襟,诗成正始识遗音。才轻馀子今文举,气压诸豪复季心。棋罢蜡灯衔烬暗,酒阑庭树挟霜吟。百年衮衮须今夕,岁晚鸥盟要重寻。

哀怨

九门叠璧耀朝暾,不比千灯作上元。天与蕊珠开汉殿,人将冰玉奉尧樽。寒威已觉边声静,春意都随诏语温。夜入蔡州飞将在,肯容敌骑妄称尊。

哀怨

肃萧而秋,万化潜收。英英而春,群彙舒伸。天地之间谁造物,枢机之发是何人。

哀怨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纷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箭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云台阁道连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指爪轻。

哀怨

万顷烟波一钓翁,玄真心事偶相同。平生我亦轻轩冕,分取苕溪半席风。

哀怨

瑞世凤鸣阳,司晨鸡鸣丑。呶呶取人憎,乱蝉合缄口。

哀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