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末明初刘基的《雉子班》
拼音和注音
yě rén zhǔ yì qián zhì méi , hé shēng xiāng yìng wú jīng cā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相应:旧式公文用语,应该:~函达。~咨复。
野人:1.居处村野的平民。2.称粗野无礼的人。3.未开化的蛮人。
和声:(名)几个乐音的协调的配合。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原诗
雉子班,飞翛翛,鸣鷕鷕。
踉蹡出没灌莽中,衮裳焕烂赪瞳瞭。
野人拄翳潜置媒,和声相应无惊猜。
黄间一发激流电,锦绣披裂委草莱。
林栖野啄本无累,嗜欲沉溺祸所胎。
君不见天池凤凰食竹实,逍遥至和永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