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门饮
山静烟沈,岸空潮落。
晴天万里,飞鸿南渡。
冉冉黄花,翠翘金钿,还是倚风凝露。
岁岁青门饮,尽龙山、高阳俦侣。
旧赏成空,回首旧游,人在何处。
此际谁怜萍泛,空自感光阴,暗伤羁旅。
醉里悲歌,夜深惊梦,无奈觉来情绪。
孤馆昏还晓,厌时闻、南楼钟鼓。
泪眼临风,肠断望中归路。
作品评述
《青门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曹组。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静烟沈,岸空潮落。
晴天万里,飞鸿南渡。
冉冉黄花,翠翘金钿,还是倚风凝露。
岁岁青门饮,尽龙山、高阳俦侣。
旧赏成空,回首旧游,人在何处。
此际谁怜萍泛,空自感光阴,暗伤羁旅。
醉里悲歌,夜深惊梦,无奈觉来情绪。
孤馆昏还晓,厌时闻、南楼钟鼓。
泪眼临风,肠断望中归路。
诗意:
《青门饮》描绘了一个离别之情的场景。诗中山静、烟沉、岸空、潮落等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离别时的寂静和凄凉。晴天下,万里无云,一群飞鸿南渡,象征着远方的离别。诗人提到了黄花、金钿,表达了回忆和怀旧之情。岁岁青门饮,指的是曾经在青门山饮酒的友人,如今已散落四方。诗人回首过去的欢乐时光,却发现一切都成为空虚,心中感到迷茫。此时,诗人感到自己的孤独和无依无靠,暗伤羁旅。他在醉酒中悲歌,夜深则惊醒于梦中,无奈地面对自己的情绪。孤寂的馆舍时明时暗,厌倦地听着南楼的钟鼓声。泪眼望着风景,内心迫切盼望着回家的路。
赏析:
《青门饮》以凄凉的离别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内心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惋惜和孤独的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形象描写,使情感更加深刻。山静、烟沉、岸空、潮落等景象形成了与离别相应的静寂和凄凉的氛围。晴天下飞鸿南渡的描绘,象征了离别的远方和无法相聚的遥远。黄花和金钿则从物象上唤起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岁岁青门饮的情景表达了曾经的欢聚和如今的分散,使诗人感到迷茫和孤独。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现出诗人深深的忧伤和无奈。
作者介绍
曹组的写作特点
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他的儿子曹勋为他编刻的集子,在高宗时便"有旨下扬州毁其板"(《碧鸡漫志》卷二)。从他现存词来看,确有不少"侧艳"之作,如〔点绛唇〕"密炬高烧"、〔鹧鸪天〕"辇路熏风起绿槐"之类。但他还有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至于他的〔青玉案〕以"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对照写出"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则下开元人马致远〔天净沙〕那种笔调、章法。"滑稽下俚"固有其庸俗的一面,但语言生动、构思奇特、手法新颖,也还是表现了作者企图把词从高雅凝重中解放出来而作的尝试。如〔渔家傲〕的"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则已接近于曲,显示出词的演化趋向。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曹组《箕颍集》20卷,今已不传。赵万里辑有《箕颍词》,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