缲丝曲

荻箔争收茧,瓢轮斗卷丝。
未充身上着,先卖给朝饥。

作品评述

《缲丝曲》是宋代徐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荻箔争收茧,
瓢轮斗卷丝。
未充身上着,
先卖给朝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关于蚕丝生产的场景。荻箔(一种草纸)和瓢轮(一种陶制的纺织用具)都是用来收集蚕茧的工具。诗中表达了人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将尚未加工的蚕茧先卖给朝廷以供应食物短缺的情况。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普通人民在困难环境下的生存状态。

赏析:
《缲丝曲》通过描绘蚕丝生产中的一幕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在贫困和饥荒压力下的艰难生活。诗词中使用了简练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荻箔和瓢轮的描述,生动地刻画了当时人们在收集蚕茧方面的辛勤劳作。诗词的最后两句"未充身上着,先卖给朝饥"则表达了人们为了基本生计不得不牺牲自己的需求,将尚未加工的蚕茧提前出售以供给朝廷。这种无奈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们生存的艰难。通过揭示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诗词呈现了对社会现实的触动和关注,传达了一种对人类境遇的思考和关怀。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平时何惮不成归,犹向亭前送雁飞。弱羽可堪缯缴密,寒沙那得稻梁稀。燕吴真恐音书绝,城郭犹疑今古非。若为哀鸣相原野,依随岂惜共卑微。

一夕西风客思惊,雨声飒飒和江声。酒因病减愁偏重,衣为寒添橐渐轻。渔火夜腥云梦泽,瘴烟秋锁岳阳城。无端又破还家梦,楚水依然绕去程。

锦幄醉荼_。狻猊暖、银蒜压烟霏。正韩范安边,欧苏领客,红芳庭院,绿荫窗扉。著句挽春春肯住,更判羽觞挥。金系花腰,玉匀人面,娇慵无力,娅姹相依。繁华都能几,青油幕、好与遮护晴晖。寄语东君,莫教一片轻飞。向温馨深处,留欢卜夜,月移花影,露浥人衣。只恐明朝西垣,

晓出钱塘趁好晴,五花云散马蹄春。湖边此日诗无数,不属推扈觅句人。

全家高隐白云关,事不索怀梦亦闲。欸乃交撑渔市散,隔江城郭是人间。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傍雨依风冷渐匀,更凭青女事精神。来时将得几多雁,到处愁他无限人。能被绿杨深懊恼,谩偎黄菊送殷勤。邹家不用偏吹律,到底荣枯也自均。

乔林众鸟集,暮气氛氲上。好在三巴山,何时正相望。

闲游几日住天宫,窘步西斋雨又风。睡起床头书帙乱,兴来墙角酒瓶空。冥蒙野色迎寒碧,狼籍春痕吊落红。别后只应如杜老,袈裟棋局念旻公。

洞水悲鸣无歇时,人稀景静雪消迟。东风信有芳菲意,昨日梅花开一枝。

卷幔来凤远,移牀得月多。

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相送河洲晚。苍茫别思盈。白苹已堪把。绿芷复含荣。江南多桂树。归客赠生平。

爵齿俱尊惟此老。诗词笔力谁能到。奇字古文仍笃好。须信道。如公宁复忧才少。剩费黄金应买笑。穷通得丧都忘了。坐对瑶觞看舞妙。携窈窕。南窗聊得渊明傲。

岁云暮。叹光阴苒苒能几许。江梅尚怯馀寒,长安信音犹阻。春风无据。凭阑久,欲去还凝伫。忆溪边月下徘徊,暗香疏影庭户。朝来冻解霜消,南枝上,香英数点微露。把酒看花,无言有泪,还是那时情绪。花依旧、晨妆何处。谩赢得、花前愁千缕。尽高楼、画角频吹,任教纷纷飞絮。

务农春诏将臣宣,欲翳禾麻变有年。圣意且耕仍且战,稍令诸道作屯田。

绿侵小径蟆衣草,青络疏篱鬼带藤。未暇开编寻本草,且将名品问山僧。

石溪同夜泛,复此北斋期。鸟绝吏归后,蛩鸣客卧时。锁城凉雨细,开印曙钟迟。忆此漳川岸,如今是别离。

积吹摩空海有鲲,惊雷出地竹生孙。娑罗木吐层层艳,窣堵波开面面阍。小贴金花听疾足,淡书灰墨看高鶱。街槐影里宫袍出,回首无忘汇泽门。

入户闻啼鸟,芳园三五家。竹阴苔没砌,庭静蝶争花。篱菊春芽茁,亭槐午影斜。凭高遥送目,夕照数归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