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虞俦的《偶食鸡头有怀万元亨沈德远林子长横塘三主人(其二)》
拼音和注音
qīng cháo yǐ bài fù mín hóu , tài shǐ mò shū xún lì ch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清朝:1.清晨。2.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
富民:使人民富足:富国~ㄧ~政策。
虞俦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原诗
年丰岂特菱莲芡,米价新来如许贱。
不孤后稷由已思,谁作颜回忍饥面。
清朝已拜富民侯,太史莫书循吏传。
我今何事不归田,豆饭芋魁甘得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