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怀元美》
拼音和注音
luò rì xiāo tiáo huí shuò qì , qīng qiū yǎn jiǎn xiàng zhōng y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朔气:朔气shuòqì节气。
落日:(名)夕阳:~余晖。
清秋:冷清的秋天。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白云何处一开尊,山色看君满蓟门。
落日萧条回朔气,清秋偃蹇向中原。
旧知太守齐狂士,不佞扶风汉大藩。
病渴自衔金掌露,将因著赋乞文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