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二首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惊蛇入草,飞鸟出林。
雨过山堂秋夜静,市声终不到孤岑。

作品评述

诗词的中文译文:

《偈二首》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惊蛇入草,飞鸟出林。
雨过山堂秋夜静,市声终不到孤岑。

诗意和赏析:

这两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法智创作的禅宗诗歌,以简洁、深邃的语言表达了禅宗的哲理和境界。

首先,第一句“三界无法,何处求心。”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指出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都无法找到心灵的归属。禅宗强调的是通过禅定和慧觉的修持,超越妄念才能寻得真实的心灵。

接着,第二句“惊蛇入草,飞鸟出林。”用寓言的方式描述修行者的境遇。修行者如同惊起了沉睡在草丛中的毒蛇一样,突然觉悟了,突破了迷雾,离开了尘世的束缚,就像飞鸟冲出了树林,自由地飞翔。

最后一句“雨过山堂秋夜静,市声终不到孤岑。”以自然景观描绘了禅修者的内心状态。雨过后的山堂在秋夜中静谧无声,没有了世俗的喧嚣。市井的喧嚣声无法触及孤岑的清静之地,暗示了修行者超然世俗、追求内心安宁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禅宗对人性、心灵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同时,也向读者传递着远离纷扰、回归内心的禅修境界的美好与深邃。

诗词推荐

晨书暝写细评论,诗律伤严敢市恩。碧海掣鲸闲此手,只教疏凿别清浑。

日薰椒屋,云霭壁门。有华瑞节,来自帝阍。统天惟乾,合德者坤。我龙受之,福禄永敏。

虚窗两丛竹,静室一炉香。门外红尘合,城中白日忙。无烦寻道士,不要学仙方。自有延年术,心闲岁月长。

都将千石危,化作一林雪。尽日无别香,五月何曾热。

碧嶂青江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但日对、南山延伫。碧落仙人骑赤鲤。渺风烟、不上瞿塘去。来伴我,宛陵住。西风画角高堂暮。炙银灯、疏帘影里,笑呼儿女。爷作嘉兴新太守,囝拜鹗书天府。况哥共、白头相聚。天分从来钟至乐,更谁思、

老鹤阅世久,归来毛骨寒。田园半拱木,儿稚总胜冠。爱客能酤酒,寻山不跨鞍。平生未见面,试作阿咸看。

舒卷因风何所之,碧天孤影势迟迟。莫言长是无心物,还有随龙作雨时。

平糴虑国深,公囷匪邦积。自古斯有年,寝远失初意。今年出缗钱,乐岁怨狼戾。此法竟施行,农民等蒙惠。

白石盘盘磴,清香树树梅。山深不吟赏,辜负委苍苔。

楼台上下火照火,车马往来人看人。

梅花绕屋柳遮门,不是闾阊不是村。归寄柴桑人自老,就荒松菊径犹存。事关时命才何与,技止文章道未尊。灯火半生堪底用,只将黄犊教吾孙。

尉佗尺檄黄关闭,天欲亡秦盛汉家。一日将军通战棹,何曾五岭限中华。

湖山梦不到襄闱,六载沈酣一出迟。渔子能言飞渡处,市翁亲见溃师时。权臣贵戚戈相藉,北桨南墙风背驰。事逐孤鸿今已矣,年年水落荻芽肥。

终日湖亭坐,悠悠万虑闲。眼前何所有,寒水与秋山。

故人归去指翔鸾,乐带离声可有欢。驿路两行秋吹急,渭波千叠夕阳寒。空郊已叹周禾熟,旧苑应寻汉火残。遥羡从公无一事,探花先醉曲江干。

草庵何似清风楼,更在空中最上头。眼界豁开无畛域,枯藤古木暮烟浮。

妙则不粗,湛则不浑。妙湛而照,莹然亡痕。云山是主,水月无根。瘦坐一默,虚融六门。窍作风籁,华含春恩。相承个事,子子孙孙。

去年菊里辱经过,秋思萧萧又草坡。兵火东南关气数,交游湖海隔风波。书缘辟乱经年少,诗想忧时近日多。倘有鳞鸿幸相寄,青灯无奈忆君何。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深入其阻,裒荆之旅。有截其所,汤孙之绪。维女荆楚,居国南乡。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天命多辟,设都于禹之绩。岁事来辟,勿予祸适,稼穑匪解。天命降监,下民有严。不僭不滥,不敢怠遑。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商邑翼翼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泰华根同峙,嵩衡脉共联。凭虚有仙骨,日月看推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