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杂诗四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láng gān fēi suǒ huān , yù pèi kōng xiāng yí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琅玕:(书)(名)像珠子的美石。
玉佩:1.亦作"玉佩"。2.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空相:1.佛教用语。没有真实性的存在状态。2.指真空的本体。3..复姓。商后有空相氏。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昔我游汉水,遥与神女期。
琅玕非所欢,玉佩空相贻。
愿托双凤鸟,当时听者谁。
不惜蘼芜死,将为蔓草欺。
沟水自东下,繁星已西驰。
幽谷返椒岑,琴心终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