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过黄墅沈氏阻风望洞庭甚近而不能至》
拼音和注音
máo táng wǎn zài bì shān yāo , shān xià xíng rén bù shòu zh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行人:(名)在路上走的人。
下行:1.中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驶方向跟上行(朝向北京)相反叫下行2.公文由上级发往下级。3.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
山腰:指山脚到山顶的中间部分。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茅堂宛在碧山腰,山下行人不受招。
梁作虹蜺应可渡,水如衣带却成遥。
清风入夜生蘋末,细雨扶春上柳条。
不是休文能醉我,平生磊块仗谁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