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周弘正的《于长安咏雁诗》
拼音和注音
nán sī dòng tíng shuǐ , běi xiǎng yàn mén gu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洞庭:广阔的庭院。湖名。即洞庭湖。湖名。太湖的别名。山名。在江苏省太湖中。有东西二山,东山古名莫厘山﹑胥母山﹑元明后与陆地相连成半岛。西山即古包山。
雁门:郡名。战国赵地。秦置郡。今山西北部皆其地。见'雁门山'。见'雁门关'。
雁门关:雁门关yànménguān中国万里长城的重要关口。在山西北部,古为晋北交通及军事要地。
周弘正
周颙孙。年十岁,通《老子》、《周易》,十五补国子生。起家梁太学博士。累迁国子博士,于士林馆讲授,听者倾朝野。博学,善谈玄及占候,兼明释典,当世名僧亦多请质疑滞。侯景占建康,附景为太常,掌礼仪。后投元帝,授黄门侍郎,迁左户尚书,加散骑常侍,校雠秘府图籍。入陈,累迁侍中、尚书右仆射。侍东宫讲《论语》、《孝经》。撰有《周易讲疏》等
原诗
南思洞庭水,北想雁门关。
稻粱俱可恋,飞去复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