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奉天殿早朝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tiān wài míng biān sù jìn chén , cháo tíng xiàn nà yǒu sī cú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天外:(名)①太空以外的地方。②指极高极远的地方。
朝廷:(名)①君主时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地方。②以君主为首的中央统治机构。
鸣鞭:抖动鞭子出声鸣鞭走马。古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鞭形,振动时发出响声,叫人肃静。
有司:指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
献纳:献纳xiànnà∶委婉的提出意见以供接受、采纳∶无代价地把东西献出献纳金银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天外鸣鞭肃禁宸,朝廷献纳有司存。
罘罳拂曙楼台迥,象魏连云观阙尊。
夹陛书思端万笏,上方求谏辟千门。
宫墙树色深于染,总受天家雨露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