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灶

中坻出盘陀,曲突非刻画。
仙翁碾玉尘,盈瓯试春色。

作品评述

《茶灶》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吕。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茶灶的场景,以及其中蕴含的诗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中坻出盘陀,
曲突非刻画。
仙翁碾玉尘,
盈瓯试春色。

这首诗的诗意深邃而富有想象力。诗人通过描绘茶灶的景象,传达了茶艺的精髓和茶文化的美妙。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诗的开头,"中坻出盘陀",表达了茶出自中国的中原地区,宛若盘陀般的美妙形态。这句话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仿佛是在揭示茶的起源和奥秘。

接下来的"曲突非刻画",描绘了茶灶的形态曲折多变,不是简单的刻画所能表达的。这句话通过使用"曲突"来形容茶灶的外形,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茶灶中炊煮茶叶的过程是一个繁复而精细的过程。

"仙翁碾玉尘"这一句则描绘了茶灶中仙人般的姿态,仿佛仙翁在碾磨着玉石般的茶叶,从而形成了细腻的茶尘。这句话融合了仙人和茶叶的形象,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最后一句"盈瓯试春色"则表达了茶灶中盈满的茶杯,试饮出的春日的美丽景色。这句话通过"盈瓯"来形容茶杯,给人以满溢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品茶时所带来的愉悦和享受。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茶灶》通过描绘茶灶的景象,传递了茶艺的瑰丽和茶文化的深远意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婉约的语言,将茶灶中的一幕幕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茶文化的美妙和深厚。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形象和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诗词推荐

不入闹园林,雅媚佳山水。君子亦党乎,贤者后乐此。

千丝风雨万丝晴。年年长短亭。暗黄看到绿成阴。春由他送迎。莺思重,燕愁轻。如人离别情。绕湖烟冷罩波明。画船移玉笙。

老哺薇蕨西山翁,乐倾瓢水陋巷士。不顾无复问周公,可归乃独知孔子。自期动即重丘山,所去何啻轻糠秕。取合悠悠富贵儿,岂知豪杰心之耻。

迟于春日好于秋,野客相携上钓舟。经略彴时冠暂亚,佩笭箵后带频搊.蒹葭鹭起波摇笠,村落蚕眠树挂钩。料得祇君能爱此,不争烟水似封侯。

老气如虹久屈蟠,把茅容易入深山。长庚未话先肠断,冷债如今要得还。

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折杨柳,上隋堤,攀条同忆送君时。君王近发关中卒,更戍归来尚未迟。

髯李魁然玉抱璞,淡陈萧散出林鹤。华阳洞口笑相逢,三风自奏钧天乐。飞云出岫本无心,大隐不必皆山林。朱弦自振出水音,王乔梅福古犹今。君不见洛之南涯温生北涯石,明月滩头弄澄碧。河阳御史一张罗,晓猿自掩松关寂。久旱得雨方一犁,山南种豆犹其时。山僮倚担迟君归,语君雨

种秫无多望岁穰,无功何日果还乡。尚无彭泽五十亩,安得谪仙三万场。挼穗昔闻今始见,拨醅未熟且先尝。今年太岁还非酉,惭愧邻家仅得浆。

灵山无法与人传,临济宗风尽灭门。唯有道人知此意,赤心扶起破砂盆。

好与烦性生,好听下缺

壁上栖鸦粉剥红,萍游无定得风同。故人妙墨何人识,文豹依依雾雨中。

瘦筇访隐,正繁阴闲锁,一壶幽绿。乔木苍寒图画古,窈窕行人韦曲。鹤响天高,水流花净,笑语通华屋。虚堂松外,夜深凉气吹烛。乐事杨柳楼心,瑶台月下,有生香堪掬。谁理商声帘外悄,萧瑟悬珰鸣玉。一笑难逢,四愁休赋,任我云边宿。倚兰歌罢,露萤飞上秋竹。

倚杖西山麓,褰衣古庙壖。断云依钓浦,细雨压炊烟。废学惭诗退,安贫觉气全。霜天日易晚,钟鼓隔城传。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村路 一作:林村)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电绕璇枢,此时昌运生真主。庆聊簪组。喜气生绵宇。宴启需云,湛露恩均布。锵韶濩。凤歌鸾舞。玉斝飞香醑。

严风秀木折为薪,得罪由来为出群。粥粥黄鸡习鹤介,芃芃青蔓掩兰薰。天资谗妖多端巧,人极精明不易分。饮水岂言吴刺史,谤书翻似马将军。波涛光涌动寒野,楼阁岧峣压暮云。红叶寺深秋晚邮,苍山钟迥夜清闻。何妨绝境聊为守,正恐中朝亟用君。身外百愁俱掷置,放歌沈饮且醺醺。

久畏夏暑日,喜逢秋夜天。急雨过修竹,凉风摇晚莲。岂谓败莎蛩,能继衰柳蝉。安得九皋禽,清唳一洒然。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