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苏仲南诗卷

苏子诗如刃发硎,十章入耳韵泠泠。
文章三昧无多子,只守君家旧典刑。

作品评述

《观苏仲南诗卷》是一首描写苏仲南的诗卷的诗歌,作者是宋代的张耒。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苏子的诗如同锋利的刀刃,十章诗篇入耳,韵韵清凉。他的文章功夫高深,没有多余的修饰,只守着君家古老的法律和刑罚。

诗意:
这首诗词赞美了苏仲南的诗歌才华和他对传统的坚守。苏仲南的诗作被比喻为锋利的刀刃,形象地表达了他的诗歌之美。他的诗篇十分动人,韵律优美,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作者认为苏仲南的诗歌表达了真正的境界,没有多余的修饰,只是专注于君家古老的法律和刑罚,暗示了他对传统价值和道德准则的坚守和推崇。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苏仲南的诗篇的赞美,展现了苏仲南才华横溢的诗歌风采和他对传统的忠诚。苏仲南的诗作被比喻为刀刃,强调了其诗歌的犀利和感染力。十章诗篇入耳,韵泠泠,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表现了苏仲南诗歌的美感和韵律之美。同时,诗中也提到他的文章不偏离本心,专注于守护君家旧典刑,表达了对传统价值观和法律准则的坚守和尊重。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苏仲南的诗才和对传统的执着,展示了作者对苏仲南的赞颂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苏仲南的诗篇赞美,表达了对他才华横溢的赞叹,并强调了他对传统价值观和法律的坚守。这首诗词展现了苏仲南的诗歌之美,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推崇。

作者介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诗词推荐

可惜春时节,依前独自游。无端两行泪,长只对花流。

隔宿不问道,此语幼所闻。汩没尘土中,岁晚方得君。学道戒怠情,成功在精勤。勤哉勤道者,取名不徒云。别来十二秋,东游遍温鄞。持呪动至暮,坐禅常达昕。寸阴古所惜,君今惜余分。兢兢穷昼夜,直欲忘斋薰。轩昂冲天鹤,那容混难群。我老懒成癖,见君但欢欣。茅斋无一物,坐对

时序催人易白头,端阳怀古客添愁。朱符不写湘累恨,角黍难包楚国羞。记节何妨斟蚁酒,夺标无复见龙舟。高歌思远楼前路,掩雨珠帘今在不。

今日巨唐年,还诛四凶族。

先生多在山中宿,为爱横斜影上窗。茁发僧从深涧徙,赪肩奴过别峰扛。和羹宰相调金鼎,止渴将军拥碧幢。空谷不知如许艳,沽来村酒且开缸。

重持使者节,北上太行行。未注螭头笔,来賙塞下兵。朱轓邦伯至,黄绶县官迎。腊雪临关密,宵烽出堠明。山川壮汾晋,戎马说幽并。此地多才俊,其人不易轻。

禅关自幽阒,竹亦号真如。况是龙潜地,曾经凤食馀。土深抱节密,林净著行疏。谁谓乾淳达,清阴只似初。

平生交游间,吾帻盖屡岸。区区稻粱谋,君亦逐鸿雁。

每见故家观故物,辄思前事念前人。锦囊玉轴千年秘,儋耳珠崖万里身。

孤竹赤松子,定交泉石间。不关渠势利,落得自萧閒。画写景中景,云分山外山。兴来时散策,兴尽便知还。

十载江湖不上船。卷篷高卧月明天,今夜泊,杏花湾。只有笭箵当酒钱。

落梅穠李趁时新,枯木岩边一任春。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

频年此地几维舟,愧费主人鸡黍留。只道双凫已朝帝,那知一鹗尚迟秋。小能过我谈不恶,重复别君空作忧。问讯东归所经历,但云岩石过丫头。

莫但取河湟,河湟非边疆。愿今日入处,亦似天中央。天子寿万岁,再拜献此觞。

雨去云来十二峰,渚宫楼阁暮重重。细腰无限空相妒,不觉瑶姬梦里逢。

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後、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锺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一白不尽菜,妙试在茗粥。相马不举肥,干也更画肉。士当何如观,一语可以卜。我生嗜朋友,有余补不足。要求栋梁具,必问涧与谷。瑟兮本希声,何能娱世俗。陈君于为文,笔力见往复。剧称南郡胡,曰此吾类族。舆篮昨过之,怀刺今来辱。谈间不须臾,未暇问以目。陈君有江阁,旷瞻

昔时怀素屋,临郭少埃气。草没栽蕉地,云藏瘞笔坟。年深碑不坏,名重世间闻。钗服吾能识,犹如已见吾。

倚竹情何极,伤春事已阑。长眉弯月薄,翠袖怯天寒。倩妇拢新鬓,凭人易旧冠。轻闻骑马客,相趁隔篱看。

新诗念报答,呫嗫未能书。落笔群英右,惟君一敌如。穷愁疎翰墨,客路费羲舒。延合青冥上,摩研正望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