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子至

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
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作品评述

《竖子至》是唐代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植物的美丽和生命力以及人与自然的交融。

诗的中文译文:楂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
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诗开头描述了楂梨的果实缀满枝头,梅和杏花也含苞待放。楂梨呈现出碧绿的色彩,梅花和杏花则即将绽放,呈现出黄色。作者通过描绘植物的生长状态展示出春天的繁荣和丰收的景象。

诗的下半部分切换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自称小子,表示自己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来到了一个幽静的园子。在这个园子里,他轻轻地摘下当地成熟的苹果,感受到了它们散发出的香气。他也感受到了山风吹拂的清凉,野露的滋润。这里的风和露都能带给他美妙的味觉和感官体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愿望。他希望将这美好的景象和感受传递给远方的江湖客人。江湖客人有可能指的是游历四方的人,也可能指的是遥远的朋友。诗人希望能提携日月长久,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出春天的美丽和活力。诗中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感受,同时也表达了他希望将这份感受传递给他人的心愿。诗词形象生动,语言简练,给读者带来了愉悦和共鸣。

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杜甫,字子美,其先襄阳人,曾祖依艺为巩令,因居巩。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后献三大礼赋,明皇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安禄山陷京师,肃宗即位灵武,甫自贼中遯赴行在,拜左拾遗,以论救房琯,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乱,寓居同州同谷县,身自负薪采梠,餔糒不给。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道阻不赴。严武镇成都,奏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武与甫世旧,待遇甚厚,乃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枕江结庐,纵酒啸歌其中。武卒,甫无所依,乃之东蜀就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蜀帅相攻杀,蜀大扰。甫携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亦乱,乃泝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卒年五十九。元和中,归葬偃师首阳山,元稹志其墓。天宝间,甫与李白齐名,时称李杜。然元稹之言曰: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歷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以知其世,故当时谓之诗史。旧集诗文共六十卷,今编诗十九卷。

诗词推荐

十年狂荡客征途,归为文章未剖符。引臂欲攀天上月,回身却碍日中乌。穷愁自是真男子,慷慨须投大丈夫。闻道使鱼鳌海阔,特将香饵钓姑苏。

抒情

茫茫大块洪炉里,何物不寒灰。古今多少,荒烟废垒,老树遗台。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不须更叹,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抒情

行锦归来,画眉添妩,暗尘重拂雕栊。稳瓶泉暖,花隘斗春容。围密笼香暗霭,烦纤手、亲点团龙。温柔处,垂杨?髻,□暗豆花红。行藏,多是客,莺边话别,桔下相逢。算江湖幽梦,频绕残钟。好结梅兄矾弟,莫轻侣、西燕南鸿。偏宜醉,寒欺酒力,帘外冻云重。

抒情

衡阳到却十三春,行脚同来有几人。老大又思归岳里,当时来漆祖师身。

抒情

去年冬暮拜弓招,槐夏重承接画朝。锡马敢期先雨露,冥鸿自愧点烟霄。沙墀有路瞻唐表,瓦缶何堪溷舜韶。归郡定应迟六月,却从故迹问凌歊。

抒情

百年鼎鼎成何事?寒暑相催即白头。纵得金丹真不死,摩挲铜狄更添愁。

抒情

青衫蕉鹿梦,江海一畸人。旧国愁生暮,衰年病过春。天垂湖色湛,雨洗月痕新。犹抱遗经在,心衔覆载仁。

抒情

百虑静中起,旋向静中消。早知生即灭,始信起徒劳。

抒情

近谋吟屋傍浔溪,雁荡山深云未归。怕恼春光花种少,爱延月色竹栽稀。宝藏书册教儿读,土视功名与世违。不是诗人相过处,昼长应是掩柴扉。

抒情

秋云满空塞,夜景生寥廓。开帘对零雨,客思转萧索。灯明虚室幌,月暗高城柝。天际闻远鸿,琴中悲怨鹤。佳人不共赏,感叹秋怀恶。侧想明月辉,梧桐坐来落。

抒情

江北游人春未回,江南春色傍人来。茶经穀雨依稀绿,花接清明次第开。场上斗鸡金作距,槛前妆鉴玉为台。六朝风物今何在,莫负流年酒百杯。

抒情

到处林园静,能来是主人。莺喉低啭玉,鱼腹暖翻银。玩雨沾芳履,吟风岸角巾。功名吾老矣,甘作太平民。

抒情

老宿禅房里,深居罢送迎。炉红豆萁火,糁白芋魁羹。毳衲年年补,纱灯夜夜明。门前霜半寸,笑我事晨征。

抒情

细行循循,大道坦坦。得处至要,用处至简。从上一千七百人,七纵八横,大机大用。肩上无过担片横版,顶门只具一只正眼。譬如斩一握丝,一斩俱斩,一切尽斩。

抒情

崔郎神骏如天马兮来西极,霜蹄蹴踏汗流赤。不令长楸嘶风扈属车,亦合交河涉冰摧蔽敌魄。世无善御如王忍受,可能帖耳受鞭策。栈云嵯峨汉江碧,一眼长淮天不隔。岗寒几处索调护,我有奇谋同药石。囊书行万里,三载京华客。浮云黯黮一扫空,归来双剑翔凫舄。行台岌页立分鼎,叱咤

抒情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去面类汤纲,取象得羲罟。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抒情

柳残花谢宛三秋,雨阁云低风撼楼。中酒恹恹人愈病,思君故故日增愁。豺狼当道生何益,洛蜀纷争死岂休。只恐中朝元气尽,极天烽火掩神州。

抒情

向来投谒未尝频,今日尤宜后众宾。先世年家登政府,时情礼数到閒人。只将忠实酬明方,果见推迁作大臣。何用抚孤多轸念,园花开胜去年春。

抒情

册命出宸衷,官仪自古崇。特膺平土拜,光赞格天功。再佩扶阳印,常乘鲍氏骢。七贤遗老在,犹得咏清风。

抒情

塞外偷儿塞内兵,圣君宵旰望升平。碧幢未作朝廷计,白梃犹驱妇女行。可使御戎无上策,只应忧国是虚声。汉王第宅秦田土,今日将军已自荣。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