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春草碧.伤稚女啊雁》
拼音和注音
yàn mén shēng rǔ yīn míng y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雁门:郡名。战国赵地。秦置郡。今山西北部皆其地。见'雁门山'。见'雁门关'。
门生:(名)学生。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雁门生汝因名雁。抱上白驼鞍,风霜惯。
行尽紫塞长城,边女争看与珠钿。
怜惜小雏鹰,啼花嫩。那畏腊月天寒,炎州路远。
越鸟一双双,南枝返。
天妒人月频圆,箫声忽使秦楼断。
纤素只三龄,同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