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

人事悲懽里,交情冷暖中。
山林催晚计,颜面久秋风。
有传记耆旧,无书问子公。
反关违世久,幽事亦匆匆。

作品评述

《即事》是宋代诗人杨冠卿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人际关系的冷暖。通过山林、晚风等意象的描绘,诗人呈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人事悲悯里,交情冷暖中。
山林催晚计,颜面久秋风。
有传记耆旧,无书问子公。
反关违世久,幽事亦匆匆。

这首诗词寄托了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人事悲悯里,交情冷暖中"的描述,表达了对人事沉浮、人际关系冷暖的感叹。这种感叹在诗词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得到了进一步的映衬。

"山林催晚计,颜面久秋风"这两句描绘了山林中的晚霞和秋风,暗示了时光的飞逝和岁月的变迁。山林的景象催促着人们思考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流转。

"有传记耆旧,无书问子公"这两句表达了对亲友离别的思念和对已逝人物的追忆。诗人感叹时光的无情,人事的更迭,对传记耆旧的人物心怀敬意,却无法与他们交流。

"反关违世久,幽事亦匆匆"这两句则表达了对逆境和世俗束缚的反思。诗人意味深长地提到"幽事亦匆匆",揭示了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往往忽视了内心深处的幽静之事。

整首诗词通过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人际关系的冷暖的描绘,以及对时光流逝和生活琐碎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事的感慨。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索,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作者介绍

杨冠卿(一一三八~?),字梦锡,江陵(今属湖北)人。尝举进士,官位不显,以诗文游各地幕府。与范成大、陆游等多有唱和。撰有《客亭类稿》、《草堂集》等。清四库馆臣据旧刊《客亭类稿》巾箱小字本,并补缀《永乐大典》所收诗文,釐爲《客亭类稿》十四卷,其中诗三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杨冠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客亭类稿》爲底本。校以宋刊巾箱本(简称巾箱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津阁本(简称文津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明君梦帝先,宝命上齐天。秦后徒闻乐,周王耻卜年。玉京移大像,金箓会群仙。承露调天供,临空敞御筵。斗回迎寿酒,山近起炉烟。愿奉无为化,斋心学自然。

高人厌斋纷,不肯楼平地。木末敞轩窗,吒此超然意。

古翠深中拥紫烟,幽行先酌石溪泉。未能耕野安愚分,且乐游山趁壮年。五色在前难障碍,连镳来此可留连。杏花林里閒风月,况有宗人演地仙。

吏部朝回早,幽人病始苏。过门迂问讯,欹枕听传呼。缘瘦重裁帽,因衰学染须。投诗发公笑,试想此形模。

寂寂诸缘省,绵绵一气存。心情亲药裹,口味减盘飱。庞蕴无生话,维摩不二门。秋声摇万壑,落叶会归根。

绿树坐黄鹂,青秧点白鹭。睡起倚船窗,知是江南路。

老子先行行不到,郎君末后太过生。倚天衡岳最深处,雨过寒光泼眼明。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节彼乔岳,神明之府。秩秩威备,肃肃灵宇。懿号春崇,庶物咸睹。帝籍升名,式绥九土。

开炉开炉,柴炭全无。星儿火种,照彻十虚。

力取诚多难,天亡路亦穷。有心裁帐下,无面到江东。命厄留骓处,年销逐鹿中。汉家神器在,须废拔山功。

莱公昔未遇,寂寞在巴东。闻道山中树,犹余手种松。江山养豪俊,礼数困英雄。执版迎官长,趋尘拜下风。当年谁刺史,应未识三公。

绝响矣。余悼之玉笥山,所谓长歌之哀,过于痛哭。断碧分山,空帘剩月,故人天外。香留酒殢。蝴蝶一生花里。想如今、醉魂未醒,夜台梦语秋声碎。自中仙去后,词笺赋笔,便无清致。都是。凄凉意。怅玉笥埋云,锦袍归水。形容憔悴。料应也、孤吟山鬼。那知人、弹折素弦,黄金铸出

我爱他山石,中含绝代珍。烟披寒落落,沙浅静磷磷。翠色辞文陛,清声出泗滨。扁舟载归去,知是泛槎人。

万里青山两鬓华,老臣无国又无家。乾坤局促笼中鸟,风雪飘零粪上花。岁晚江空人已逝,天寒日短路何赊。书生不作网常计,闻是东门已种瓜。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谢娘庭院通芳径。四无人、花梢转影。几番心事无凭准。等得青春过尽。秋千下、佳期又近。算毕竟、沈吟未稳。不成又是教人恨。待倩杨花去问。

下马步榛荟,吊古高阳门。鸣蜩乱深樾,蔓草被颓垣。席阴得佳木,解带休我烦。二年官儒馆,始叹吏役喧。学圃蹈孔戒,征利服轲言。黾勉职事间,大惧失所存。秋风熟梨枣,令人思故园。

历尽清湾日已晡,断虹吹浪过平湖。儿痴不识中桥影,问道前山有雨无。

日脚烘晴已破烟,山头云气尚披绵。却须多谢朝来雨,洗净明湖镜裹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