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微之重感南唐事

叔宝倾陈衍弊梁,可嗟曾不见兴亡。
斋祠父子终身费,酣咏君臣举国荒。
南狩皖山非故地,北师淮水失名王。
天移四海归真主,谁诱昏童肯用良。

作品评述

诗词:《和微之重感南唐事》

叔宝倾陈衍弊梁,
可嗟曾不见兴亡。
斋祠父子终身费,
酣咏君臣举国荒。
南狩皖山非故地,
北师淮水失名王。
天移四海归真主,
谁诱昏童肯用良。

中文译文:
叔宝倾泄悲愤,述说陈衰梁朝的弊端,
可惜当时未能预见国家的兴衰命运。
殿堂祭祀、父子代代负担,
陶醉歌咏之间,君臣关系已陷于荒谬。
南方的狩猎不再是古时的疆域,
北方的师军与淮水失去了王朝的声名。
天命转移,四方的土地归属于真主,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能诱惑昏庸的年少君主去行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王安石是一位政治家、诗人和变法家,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南唐朝代兴衰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思考。

诗的开头,以"叔宝"指代自己,倾诉着对陈衰的梁朝的愤懑和痛心。他感叹自己当时未能预见到国家的兴亡命运,对此深感可惜。

接下来,诗人以斋祠和父子终身负担的形象,揭示了朝廷的浪费和不合理之处。父子相承的祭祀责任,成为了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君臣之间的关系已经荒谬不堪,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和责任感。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南方狩猎的变迁和北方师军与淮水失去声名的情景,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失去边疆的领土。天命的转移意味着国家的归属发生变化,土地归于真主,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对昏庸君主不肯改过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南唐兴亡的感慨,揭示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浪费和君臣关系紊乱的现实。王安石以深沉的思索和批判的态度,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并对昏庸君主的行为表示无奈和愤慨。这首诗展示了王安石独特的政治和社会观察力,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变法思想和对国家未来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龙驰驾,玉辂俨宸威。天仗下端闱。华旌翠羽笼黄道,赫奕照晨晖。大哉仁孝逾尧舜,圭瓒罄虔祈。神灵肸蚃来歆答,万寿保纯禧。

鹗离风尘,燕辞门户。翩然举翮轻飞去。当初自恨探春迟,而今岂解留春住。花不重开,萍难再聚。垂杨只管牵离绪。直饶云雨梦阳台,梦回依旧无寻处。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一苇湘可航,风涛逮春深。裴台咫尺地,勇生复雨淫。窗前几红药,俯首如不禁。悠悠览物化,了了知予心。卜邻得佳士,问学方骎骎。端如云间鹤,不受尘埃侵。应门有长须,杖策许相寻。匪为食有鱼,杞桋采墙阴。听我清庙诗,三叹有余音。洋洋面世下,斯道岂陆沉。君看有本源,发端

千古风流说寿阳,梅花飘落粉犹香。寄言长信宫中女,莫学当时亡国妆。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妍歌艳舞,莺惭巧舌,柳妒纤腰。自相逢,便觉韩价减,飞燕声消。桃花零落,溪水潺[氵爰],重寻仙径非遥。莫道千酬一笑,便明珠、万斛须邀。檀郎幸有,凌云词赋,掷果风标。况当年,便好相携,凤楼深处

云卧遗风仰正传,接人全在钁头边。临机不用闲忉怛,自有春山蕨竖拳。

过了梅花,纵有春风,不如早还。正燕泥日暖,草绵别路,莺朝烟淡,柳拂征鞍。黎岭天高,建溪雷吼,归好不知行路难。龟山下,渐青梅初熟,卢橘犹酸。名场老我闲关。分岁晚诛茅湖上山。叹龙舒君去,尚留破砚,鱼轩人老,长把连环。镜影霜侵,衣痕尘暗,赢得狂名传世间。君归日,

闲拂青铜一惘然,此生应老海云边。凉颸入袂诗初就,幽鸟呼人梦不全。天上鹊归星渚冷,月中桂长露华鲜。射胡羽箭凋零尽,坐负心期四十年!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暗凝无限思,起傍药阑行。

今朝跪领本师诗。秘密玄机喜得知。勘破万缘忘假相,涤除六欲起真慈。男婚女嫁休心日,意灭情忘舍俗时。恭从吾师云水去,将来决定到天

北风卷湖水,万里雪欲狂。乘势不自止,云开日垂光。风伯益振厉,行子立欲殭。青女探其机,变作明日霜。湖水冻成坼,层冰傲朝阳。松柏愁悴死,宁云草苍苍。哀哉羁栖人,破褐无几长。塞向亦墐户,退怜无地藏。缅思六月中,誓言望清商。及今玄冬时,懔懔反莫当。流金与折胶,事用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满目尘沙塞路蹊,梦魂久已忆山栖。谁知烟水清溪曲,只在天都紫陌西。镇日浮舟穿柳涧,有时调马出花畦。到来宾主纷相失,总似仙源径易迷。

尧夫非是爱吟诗,安乐窝中无所为。古道白头无处用,今时青眼几人知。嵩山洛水长相见,秋月春风不失期。筋力虽衰才思壮,递年比较未尝亏。

朝登黄金门,暮上白玉堂。清飙播柔弦,倏忽变炎凉。蟋蟀吟苔砌,宵行流夜光。云汉悬西南,星斗何纵横。唐虞布文德,中国奏《韶》章。群后让于朝,凤凰亦来翔。流音激青霄,奋翮向朝阳。万动各飞奔,赖此一人庆。志士思丧元,贤人愿垂芳。揽镜照容鬓,无使生秋霜。不及少壮时,

建上文忠音响绝,尔来复说蔡翁卢。君归南浦颜无怍,我老西河道不孤。空有寸心驰记室,绝无一字到中都。吟成遣寄嗟何阔,开卷应嗤此叟迂。

倚棹寒江照白头,看山不尽且迟留。无人为写琵琶恨,自拨鹍弦过小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