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四景(二首)

茶罢焚香独坐时,金莲水滴漏声迟。
夜深欲睡问童子,月上梅花第几枝?

作品评述

《山居四景(二首)》是明代禅师冰蘗所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茶罢焚香独坐时,
金莲水滴漏声迟。
夜深欲睡问童子,
月上梅花第几枝?

译文:
喝完茶后,烧香时独自坐,
水钟滴答声显得很慢。
深夜想要入眠,问童子,
月亮已经爬上了梅花的第几枝?

诗意:
这首诗以山居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禅师在山中静心修行时的心境和对自然的观察。诗中描述了禅师独自坐在山居中,喝完茶后点燃香烛。水钟滴答的声音似乎变得缓慢,时光仿佛在这个时刻变得宁静而悠长。深夜时,禅师欲入眠,向身边的童子询问月亮已经升起到梅花的第几枝。这表现了禅师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禅师山居时的景象,通过对茶、香、水钟和月亮梅花的描写,展现了禅宗思想中的宁静、超越和对自然的敏感。禅师在山居中静坐,喝完茶后点燃香烛,这种场景体现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即通过冥想和专注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觉醒。水钟滴答的声音迟缓,暗示了时间的流逝感受,也体现了禅师对于时间的超越和对当下的专注。最后,禅师询问童子月亮已经升起到梅花的第几枝,表达了禅师对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和宇宙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禅师在山居中的静心修行和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与思考。它提醒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相融合,思考生命和宇宙的奥秘。

诗词推荐

红萼竞燃春苑曙,粉茸新吐御筵开。长年愿奉西王母,近侍惭无东朔才。

聊以记飘零。

汤饼随缘和酱醯,六年三潦念民饥。重逢白发人生日,愿见黄梅雨止时。诗好远过千岁寿,家贫深负五男儿。许身稷契杜陵老,岂谓残生乃至斯。

十年心事暗相牵。收拾此灯前。向来行乐匆匆过,到如今、想像依然。蹋月几番邻巷,看花长共吟船。故人一别阻斜川。曾记远游篇。新来我亦长为客,把故园、分咐寒烟。纵使此回相见,好怀不似当年。

芳景销残暑气生,感时思事坐含情。无人开口共谁语,有酒回头还自倾。醉对数丛红芍药,渴尝一碗绿昌明。春归似遣莺留语,好住园林三两声。

山中何所有,古松与清泉。一泓涵素月,千尺摇苍烟。我生乏世用,乐此山林闲。临流或倚树,物我两悠然。慎勿作梁栋,斧斤斲其天。慎勿入江海,汹涌生波澜。流荡易忘返,正直难自全。我欲叩其理,水去松无言。

凤扆任匡济,云溪难退还。致君超列辟,得道在荣班。朱戟缭垣下,高斋芳树间。隔花开远水,废卷爱晴山。晚沐值清兴,知音同解颜。藉兰开赐酒,留客下重关。仙犬逐人静,朝车映竹闲。则知真隐逸,未必谢区寰。轩后三朝顾,赤松何足攀。

谁伴幽人饱岁寒,霜葩雪干翠琅玕。眼前交道如渠少,好作长年耐久看。

春暖和烟重,冬寒带雪稀。何如秋浦畔,含思独依依。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洑流何处入,乱石闭门高。客醉挥金碗,诗成得绣袍。清秋多宴会,终日困香醪。

吃粥了也,头上安头。洗钵盂去,为蛇画足。更问如何,自纳败阙。

六十得幼子,薄者以为嗤。新妇拜阿翁,兹事在何时。翁今已八秩,又见儿妇归。不远年岁间,更作弄璋诗。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台盘疏石渠,激流环四面。夏屋有余清,羽觞随意转。宾告醉言归,主称情未惓。虽非禊饮辰,岂谢兰亭讌。

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平生不省问田园,白首忘怀道更尊。已上印书通北阙,稍留冠盖饯东门。冯唐老有为郎恋,疏广终无任子恩。今日荣归人所羡,两儿腰绶拥高轩。

明月妙高台,盘涡月照开。琳宫龙久住,珠树鹤能来。云雾空中绕,帆樯槛外回。无言卷石小,江左拟蓬莱。

巉岩恶面插苍须,中道时时自笑呼。但怪佯狂轻去俗,果闻高论足开余。恶看富贵庸男子,喜见徜徉隐丈夫。我是自高无许可,今朝为子一长吁。

山程授馆闻鸿夜,水国还家欲雪天。

小雨湿红蕤,轻飔动碧池。东君送消息,预作探春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