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令铄惠酒

神山无石髓,生世悲暂寓。
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
青州老従事,鬲上非所部。
惠然肯见従,知我憎市酤。
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
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

作品评述

《次韵赵令铄惠酒》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次韵赵令铄惠酒》

神山无石髓,
生世悲暂寓。
坐待玉膏流,
千载真旦暮。
青州老従事,
鬲上非所部。
惠然肯见従,
知我憎市酤。
开瓶自洗盏,
肴核谁与具。
门前听剥啄,
烹鱼得尺素。

中文译文:
神山中没有石头的髓质,
生来世间悲哀只是寄居。
坐等着玉膏流淌而来,
千载岁月真相将暮去。
青州的老従事,
鬲上的事情与我无关。
你慷慨地肯答应迎接我,
知道我厌恶市井的酒肆。
开瓶自己洗净酒杯,
佳肴的处理由谁来具备。
门前倾听着剥啄声,
烹鱼只需尺寸朴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寓意深远的语言表达了作者苏轼对世事的感慨和对个人遭遇的思考。

诗的前两句"神山无石髓,生世悲暂寓"表达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神山无石髓指的是世间之物虽然外表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实,没有真正的核心。生世悲暂寓则表达了人生在世的痛苦和暂时的寄居状态。

接下来的几句"坐待玉膏流,千载真旦暮"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时间的流逝。玉膏是一种传说中可以延年益寿的仙丹,这里比喻为追求真理的过程。千载真旦暮意味着千年的岁月转瞬即逝,人生苦短,时间的流逝无情。

之后的几句描述了作者与一个青州的老従事之间的交流。青州老従事在鬲上有自己的职责,与作者并无关系,但他却愿意接纳和倾听作者的心声。这里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真诚和理解的渴望,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的敬重和感激。

最后两句"开瓶自洗盏,肴核谁与具。门前听剥啄,烹鱼得尺素"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场景。开瓶自洗盏表示作者自己为自己斟酒,表达了独自沉思的心境。肴核谁与具则意味着作者独自享受美食,反映了一种独处的宁静。门前听剥啄描述了听到鸟儿剥啄的声音,烹鱼得尺素则强调了简朴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融入了对时间流逝、真理追求、人际关系和简朴生活的主题。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词呈现出一种宁静、深沉和超脱尘世的氛围。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展示了他对于人生和世间万象的深刻思考,同时融入了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描摹。它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人生意义和内心寂静的思考,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和洞察力。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季冬忆淇上,落日归山樊。旧宅带流水,平田临古村。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果得希代宝,缄之那可论。

太行盘纡,黄河泄舒。肝胆明洁,胸膺廓虚。清风未生齿颊,白雪已上眉须。少林之默无他说,黄梅之舂不识书。彻见本来人面目,名言安敢妄分疏。

名下得佳句,梦中哦半生。未逢心已契,相见眼偏明。复此匆匆别,苍然惘惘情。非关风外树,侬自作离声。

风雨从北来,万木皆怒号,入夜殊未止,声乱秋江涛。渺然老书生,白头卧蓬蒿,闭门不敢出,裂面风如刀。邻人闵我寒,墙头过浊醪;时哉一昏醉,新橙宜蟹螯。

杀气昏昏横塞上,东并黄河开玉帐。昼飞羽檄下列城,夜脱貂裘抚降将。将军枥上汗血马,猛士腰间虎文韔。阶前白刃明如霜,门外长戟森相向。朔风卷地吹急雪,转盼玉花深一丈。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腥臊窟穴一洗空,太行北岳元无恙。更呼斗酒作长歌,要遣天山健儿唱。

咫尺东园千里遥,欣逢小霁略逍遥。鹭穿秧稻新黄脚,虫秃金沙嫩紫条。城市檐间堪檕缆,山溪夜半失危桥。匆匆行散还皈去,一阵飘萧不见饶。

荡荡东风散客心,出门驱马问园林。花房待暖徐徐放,柳色随春旋旋深。城郭远来无俗客,松篁深处有幽禽。王公留壁题诗句,应许骚人尽日吟。

秋半说诗秋又阑,觅从忘处更哦看。不妨味熟心自悟,祗恐业成身转寒。窃木野风天倡和,崩溪怪石鬼镌刊。扳君更上最高顶,莫羡千鑫游子鞍。

徐字不晋帖,楚诗无国风。天边长剑倚,花外小车通。不肯吏文叔,谁能书子公。二三豪俊骨,数万甲兵胸。柳暗琴三叠,梅残酒一中。羡君屠龙技,笑我祝鸡翁。击翁浮儿志,编桥度蚁忠。行春奉宽诏,佩犊弭兵讧。天阔吟边远,月明诗檐丰。秋光宦情薄,鸾鹤啸声同。清涧耳堪洗,深山

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三句尽在此。不多一字,不少一字。众眼难瞒,分明举似。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樯乌送我入蛮乡,天地无情白发长。万里回头看北斗,三更不寐听鸣榔。平生正出元子正,此去还经思旷傍。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

客里谁怜季子裘,半生多是异乡游。清尊对月成孤赏,残笛临风动远愁。淮浦断云随雁没,楚江寒水带冰流。相思何处劳凝望,烟草微茫白鹭洲。

东莞为著姓,奕代皆隽哲。强学取科第,名声尽孤揭。自为方州来,清操称凛冽。唯写坟籍多,必云清俸绝。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与月。札吏指欲胼,万通排未阕。楼船若夏屋,欲载如垤eJ.转徙入吴都,纵横碍门闑.缥囊轻似雾,缃帙殷于血。以此为基构,将斯用贻厥。重于通侯印,贵却全

日晴桑叶绿宛宛,春蚕忽忽都成茧。缲车宛转头绪多,相思如此心乱何。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调笑胡王坐玉鞍,蛇矛丈八跃如湍。天子戎衣遥按剑,将军直为斩楼兰。

灯前儿女小团*。岁将阑。夜将残。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明日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世问世间行路难。身世闲。天地宽。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曾访花翁醉玉壶,重来花下尽平芜。东风绕袖应相识,记得当年旧酒徒。

随身刀笔快投空,黄鹄凭君放出笼。野马已飞樽俎外,白云端在笑谭中。太平老将境三略,迟钝参军得五穷。近日半聋并半哑,莫将佛法问庞公。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