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途中有感一首

九日登高是故常,只今何事负年芳。
紫萸俗佩凭谁系,黄菊无人只自香。
开拓愁边须酒阵,包罗风景入诗囊。
遥庆亲老持杯夜,肴核横陈画烛光。

作品评述

《九日途中有感一首》是宋代王阮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登高时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通过描写九日登高的场景展示了登高的常态,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然而,诗人在当下却感到困惑和沉重。他在诗中询问自己,为什么现在年轻而有活力却背负着沉重的负担。

诗中提到了紫萸和黄菊,紫萸是一种常见的香料,黄菊则是一种花卉。诗人以此比喻自己的境遇,表示自己的才华和优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赏识。他感叹黄菊虽然芬芳,却无人欣赏,暗示自己的才情被埋没。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愁绪。他希望通过饮酒来开拓忧愁的边界,并将所见所闻写入诗篇之中。他将风景纳入诗囊,意味着他将自然景色和自己的感受融入了诗作之中。

最后两句描述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夜晚举行庆祝活动。他的亲人们举起酒杯与他共庆,酒宴上摆满了美食,烛光下的画面弥漫着欢乐与温馨。

这首诗词展现了诗人在登高途中的思考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境遇的无奈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将自己的心境和感受融入其中,展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领悟和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清溪一派泻揉蓝。岸草毵毵。记得黄鹂语画檐。唤狂里、醉重三。春风不动垂帘。似三五、初圆素蟾。镇泪眼廉纤。何时歌舞,再和池南。

万壑初收雨,鸦声唁客劳。溪寒鱼队散,秋静鸟行高。碧嶂前兼后,青猿断更号。卷帘双眼远,绕舍绿周遭。

水绕孤城意自由,远山无数郁相缪。月明又作中秋好,白发相望在两州。

伤心欲问前朝事,惟见江流去不回。日暮东风春草绿,鹧鸪飞上越王台。

何处高人云路迷,相逢忽荐目前机。偶看菜叶随流水,知有茅茨在翠微。琐细夜谈皆可听,烟霏秋雨欲同归。翛然又向诸方去,无数山供玉尘挥。

渭城歌罢独凄然,不及新声世共怜。今日岐王宾客尽,江南谁识李龟年。

工夫未达性中天,九转还丹漫费年。至理本无多智巧,此公自有一神仙。绝知开卷翁如在,剩欲忘言意自传。功行世间千百亿,诸天更办笔如椽。

秋夜床前蜡烛微,铜壶滴尽晓钟迟。残光欲灭还吹著,年少宫人未睡时。

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山僧问我将何比,欲道琼浆却畏嗔。

同行谁际此心同,我去君留怅北风。两地相分云袂远,前峰自掩雪林空。几多遣兴怀樽俎,千万将书托燕鸿。独过顾城湖上晚,已拚绝饮蛰孤篷。

斗雀嗟穷巷,鸣驺枉故人。尘埃生破甑,风雨垫乌巾。别久情逾厚,诗来语更新。囊空得珠玉,此段不全贫。

触热慵休息,谁知志士心。既名为恶木,不可就繁阴。炎赫当三伏,轮囷欲百寻。蔽牛徒隐映,下马复沉吟。浊世无孤竹,中原有邓林。飘然远游兴,散发更披襟。

君不见秦皇爱阿房,死葬骊山侧。炀帝爱迷楼,死葬迷楼北。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生死在迷楼,一死良自得。右应来梦儿,夜夜犹相忆。

事契从先世,姻联亦近亲。遽为重壤去,凄断十年邻。物理真飘忽,家声正隐辚。门阑可三戟,何止驷车云。

於穆圣皇,六叶重光。太原刻颂,后土疏场。宝鼎呈符,歊云孕祥。礼乐备矣,降福穰穰。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路极阴溪里,寒生暑气中。闲云低覆草,片水静涵空。方见洋源牧,心侔造化功。

益愧千金少,情将一饭殊。恨无泉客泪,尽泣感恩珠。

国风惆怅黍离离,只有周郎五字诗。得见大巫今索矣,可怜小子孰裁之。心如废井凭谁汲,语到修门未可期。此别更须留好句,梅花窗外见相思。

汩罗漫陨离骚经,伊洛源流今更清。自别三年无信息,忽惊一日有铭旌。乾坤未放虚空坏,蛮触犹须事业成。桂树团圆半丘土,春风还许为君荣。

客石东山志不渝,归来寻得静工夫。从教更为苍生起,携妓何妨且自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