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

绿阴青子已愁人,忍见中庭燕麦新。
怊怅刘郎今白首,时来看卷觅余春。

作品评述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绿阴青子已愁人,
忍见中庭燕麦新。
怊怅刘郎今白首,
时来看卷觅余春。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黄筌画《翎毛花蝶图》的题跋。诗人在观赏黄筌的画作时,表达了自己对光景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忧心。他看到树荫下新长出的燕麦,感到绿阴已然减少,时间的推移让他感到忧伤。他怀念过去的时光,惋惜刘郎(指刘辰翁,苏轼的友人)如今已经年老,自己也难免衰老。然而,他仍然希望在时光流转中能够找到一丝余春,去欣赏和追寻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首先,诗人以"绿阴青子已愁人"的描述,展示了光景逐渐减少的变化,绿荫已经不如以前。这种描绘暗示了时光的消逝和事物的变迁。接着,诗人在"忍见中庭燕麦新"一句中,表达了他对新生事物的矛盾心情。他既忍不住去看新长出的燕麦,又因为它象征着时光不可逆转的流逝而感到愁苦。然后,诗人用"怊怅刘郎今白首"表达了对友人刘辰翁年老的感慨,也暗示了自己也难免衰老的命运。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希望在时光流转中能够找到一丝余春的愿望,去观赏和寻找美好的事物。整首诗词以淡淡的忧伤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首诗词结构简练,用字深思熟虑,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它通过对绿阴、燕麦和刘辰翁的描绘,折射出人们对时光流逝和衰老的焦虑与无奈。然而,诗人并未陷入消极情绪,而是带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寻找余春的希望。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感慨,同时也呈现出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潋潋溪光白鸟前,昏昏雨脚暮云边。一年风景君应记,五月来看竞渡船。

寒池月下明,新月池边曲。若不妒清妍,却成相映烛。

桂苑旋生凉思,银河左界秋高。纤尘不动湛清霄。皓月照人偏好。诗为情多却减,酒因愁里难销。一声羌管梦魂劳。可惜风光虚老。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主人若知我,应喜我结得君。主人不知我,我住何求于主人。我在天地间,自是一片物。可得杠压我,使我头不出。

千林新绿褪萎黄,人在它乡某水乡。白鸟闲闲疑冷看,苍鹰扰扰正乾忙。阿婆涂抹情何在,老子瞢腾视已茫。二顷良田元不欠,一声布谷断人肠。

忆昔西都欢纵。自别後、有谁能共。伊川山水洛川花,细寻思、旧游如梦。今日相逢情愈重。愁闻唱、画楼锺动。白发天涯逢此景,倒金尊、殢谁相送。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望边邑 一作:望边色)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倾幕来华馆,淹留二使君。舞移清夜月,歌断碧空云。海郡楼台接,江船剑戟分。明时自鶱翥,无复叹离群。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九十谈经似子春,三公虚位待平津。礼文元秉周邦旧,义训重颁楚老新。鸱阁行看迎太宰,象篦应记讲庖人。太平致了阴谋息,方信儒真道粹醇。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沧浪渡头柳花发,断续因风飞不绝。摇烟拂水积翠间,缀雪含霜谁忍攀。夹岸纷纷送君去,鸣棹孤寻到何处。移家深入桂水源,种柳新成花更繁。定知别后消散尽,却忆今朝伤旅魂。

可惜梢头烂漫芳,无心要趁寿阳妆。宁教片片随风去,点在苔痕骨也香。

帝顾明德,监于克诚。齐牙条濯,式示洁清。郊丘合祛,享意感通。贶施鼎来,受福无穷。

几回双脚为亲轻,未餍其亲锐茈行。白面书生谁一顾,绣衣使者自多情。祝融雨后山归洁,彭蠡秋来水中清。收拾还家自金玉,从渠唤我太高生。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雪花侵鬓转栖栖,身寄篷窗醉似泥。荻港水寒鸥聚远,芜湖山近雁飞低。客舟泊夜秋无奈,社鼓催春梦欲迷。津岸喜登无可语,不堪明日各东西。

曾把隋珠抵鹊来。拓弓花下不虚开。醉馀戏把行人弹,堪笑齐王谩筑台。穿兔手,落雕材。狭斜衢路共徘徊。流星一点高飞处,笑坐金鞍歌落梅。

风涛匝山寺,磬韵达渔船。此处别师久,远怀无信传。月华妨静烛,鸟语答幽禅。已见如如理,灰心应不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