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书黄筌画《翎毛花蝶图》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绿阴青子已愁人,
忍见中庭燕麦新。
怊怅刘郎今白首,
时来看卷觅余春。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写给黄筌画《翎毛花蝶图》的题跋。诗人在观赏黄筌的画作时,表达了自己对光景的感叹和对时光流逝的忧心。他看到树荫下新长出的燕麦,感到绿阴已然减少,时间的推移让他感到忧伤。他怀念过去的时光,惋惜刘郎(指刘辰翁,苏轼的友人)如今已经年老,自己也难免衰老。然而,他仍然希望在时光流转中能够找到一丝余春,去欣赏和追寻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首先,诗人以"绿阴青子已愁人"的描述,展示了光景逐渐减少的变化,绿荫已经不如以前。这种描绘暗示了时光的消逝和事物的变迁。接着,诗人在"忍见中庭燕麦新"一句中,表达了他对新生事物的矛盾心情。他既忍不住去看新长出的燕麦,又因为它象征着时光不可逆转的流逝而感到愁苦。然后,诗人用"怊怅刘郎今白首"表达了对友人刘辰翁年老的感慨,也暗示了自己也难免衰老的命运。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希望在时光流转中能够找到一丝余春的愿望,去观赏和寻找美好的事物。整首诗词以淡淡的忧伤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苏轼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这首诗词结构简练,用字深思熟虑,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它通过对绿阴、燕麦和刘辰翁的描绘,折射出人们对时光流逝和衰老的焦虑与无奈。然而,诗人并未陷入消极情绪,而是带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寻找余春的希望。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和感慨,同时也呈现出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