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首

虚空为鼓,须弥为槌。
要打便打,莫问是谁。

作品评述

《偈颂六十首》

虚空为鼓,须弥为槌。
要打便打,莫问是谁。

译文:
空无边际的虚空如同一只鼓,
高耸入云的须弥山宛如一把槌。
只要去敲打它,不要问它的主人是谁。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意象化的场景,用虚空比喻鼓,须弥山比喻槌。虚空和须弥山都是宏大无比的存在,虚空是没有边际的,须弥山是巍峨高耸的。作者告诫我们,面对这样的存在,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去敲打它,不要问它的主人是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揭示了一个哲理,表达了一种精神境界。作者通过虚空和须弥山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坚定向前、勇往直前的态度。无论是面对任何困难或障碍,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去挑战、去战胜它们。这种精神境界在佛教中被强调,也可以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和境遇的反思。整首诗词简洁而有力,给人以深思。

作者介绍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安徽)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髮。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歷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歷住衢州桐山明果寺,蕲州德章安国寺,饶州报恩光孝寺、荐福寺、宝应寺,婺州宝林寺、报恩光孝寺,江州东林太平兴隆寺,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寺,平江府报恩光孝寺,两住南康归宗寺,末住明州天童山景德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爲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昙华诗,以辑自《语录》卷一至卷六之诗编爲卷一,以见于《语录》卷一○之诗爲卷二。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紫阁曈曨隐晓霞,瑶墀九御荐菖华。何人又进江心镜,试与君王却众邪。

簪橐明光备武文,玉麟暂剖别尧云。朝中礼乐谋元帅,天下英雄有使君。陋矣齐丘当十万,鄙哉诸葛眎三分。公归岂作东征远,彝鼎将书第一勋。

前日采茶我不喜,率缘供览官经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云栖取近跋山路,都非吏备清跸处,无事回避出采茶,相将男妇实劳劬。嫩荚新芽细拨挑,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民艰触目陈鸣镳。由来贵诚不贵伪,嗟哉老幼赴时意;敝衣粝食曾不敷,龙团凤饼真无味。

延和幄座,临御九年中。往事已成空。皇基固覆盂四海,本自太任功。九虞初毕下西宫。朝礻石与天崇。周家盛,卜年卜世,万祀永无穷。

二年挽眉簿书俗,分无足音到空谷。赵侯缥缈尘外人,肯舣归舟问幽独。冰壶炯炯当九秋,岩电熠熠悬双目。小家樽俎解咄嗟,卷褥或能营酒肉。从容不待投辖留,坐来屡跋铜盘烛。酒酣辞锋不受触,脱手诗成惊破竹。雄才伟论两超绝,磊嵬大称此腰腹。定多欬唾到银笔,自可风标藏画轴。

谪仙读书处,零落依长松。世人皆欲杀,头白想飘蓬。

肃肃严祀,神幽必闻。骋驾临乡,将歆飶芬。嘉玉陈币,钦恭无文。永绥多枯,国祚何垠。

红粉青蛾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罗敷独向东方去,漫学他家作使君。

方困长涂滑,俄逢赫日明。只忧开太早,却恐雨还生。

归去儿曹欲与言,相思切处莫窥园。吾宗事业无多子,守得箪瓢始见根。

扫除荒秽剪凡材,卧榻初安四壁苔。隔浦舟移帆影过,邻家客到犬声来。霜晨月夕谁为侣,屋后阶前尽种梅。心法别将何物喻,莲花不限满池开。

湖面轻烟起,前山渐不分。钟声连寺答,人语隔船闻。吟客衣生月,归僧笠带云。及城门未掩,灯火已纷纷。

翩翩春燕,厥有常心。来以春阳,去以秋阴。不爽于社,为时所钦。玄衣济济,美度愔愔。差池其羽,下上其音。如服仁义,如喜瑟琴。缮垒杏梁,衔泥柳林。宫房孔式,非僭非淫。居处齐一,淑惠且任。实生商后,匪曰凡禽。

鸣凤冈边路,秋风动夕岚。閒云依绝壁,独鸟下空潭。畴昔经行惯,重来委曲谙。试寻遗墨在,投策访僧龛。

妍姿艳态腰如束。笑无限、桃粗杏俗。玉体横陈,云鬟斜坠,春睡还熟。夕阳斗转阑干曲。乍醉起、余霞衫肉。搦粉搓酥,剪云裁雾,比并不足。

这两个老冻侬,顽处似牛皮,烂处如坏絮。虽然各有机关,争奈浑无展处。只麽低头懡{左忄右罗}归,不知忘却来时路。

夜拍水云非故乡,未闻终曲已凄凉。舟中月白寒江阔,马上酸风紫塞长。思妇有怀停别杵,征人无语对清觞。平时不见秦城役,余韵空传战壘荒。

束薪行道自歌呼,越俗安知有丈夫。一见印章惊欲倒,相看方悔太模糊。

胜地来休沐,山程懒忌前。草堂新杜曲,诗格旧临川。客乘千珠履,翁琴百涧泉。参寻幽路滑,空想石头禅。

舜江楼上一徘徊,四面云山锦障开。于古岂徒贤二相,只今睍可致三台。月明鼓角空中起,风静波涛地底回。别驾清名动乡国,金鞍五马望重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