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墙宿於刘叟逆旅

一雨洗残暑,初秋生嫩凉。
寸岑余黛绿,多稼已云黄。
早觉宦情薄,可能诗兴长。
空惭赋囊粟,持底报君王。

作品评述

《如新墙宿於刘叟逆旅》是宋代诗人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刘叟逆旅的新墙下宿夜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宦途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渴望。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场雨洗去了残暑,初秋带来了些许清凉。绿树上的山花依然娇艳,农田的庄稼已泛起金黄。我早已觉得仕途的欲望薄弱,或许只有诗歌能长久激发我的灵感。但我空有一囊诗稿,却没有实质的财物,只能怀揣着虚空的报答向君王。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作者内心感受为主线,通过描绘雨后初秋的景象,展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美好。绿树和农田的颜色变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这美景之下,作者却对宦途的追求感到无奈,觉得自己的欲望薄弱。他发现自己对仕途的热情已经日渐消退,而对诗歌创作的激情却日益增长。他认为自己可能只有通过写诗来满足内心的渴望和表达情感。

诗中的"赋囊粟"意指诗稿,作者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作并没有实质的价值,不能为自己带来物质上的回报,只能怀着虚空的愿望和虚无的报答向君王献上。这也显露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失望和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之间的矛盾心境。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增添了与内心情感的对应和烘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西昴昏当午,诹訾旦在东。圣君南面治,常候四星中。

海南海北梦不到,会合乃非人力能。地褊未堪长袖舞,夜寒空对短檠灯。相看鬓发时窥镜,曾共诗书更曲肱。作个生涯终未是,故山松长到天藤。

婷婷袅袅出纱窗,坐使红妆万目降。翠袖薄笼春笋十,玉钗初合绿云双。四弦对客追三叠,万唤令人忆九江。曼倩酒狂本无量,为渠潋滟倒银缸。

红树南江近,青山北郭遥。江清目渺渺,林冷发萧萧。食鲙知晨钓,听歌识暮樵。寻常送归客,不过水西桥。

不堪久客只思归,晓起巡檐强捻髭。偶听梅梢啼一鸟,举头立看独多时。

暂向天台参众真,虎丘风月远随身。琼台肯便长栖去,无限人间未度人。

前路入郑郊,尚经百馀里。马烦时欲歇,客归程未已。落日桑柘阴,遥村烟火起。西还不遑宿,中夜渡泾水。

月御横霄陸,溪楼敞夕霏。神龟荷里宿,仙骥露中飞。屏箑风摧暑,攀條客念归。冶城空极望,忧乐意多违。

云犀玩月璨含辉,木马游春骏不羁。眉底一双寒碧眼,看经那到透牛皮。明白心超旷劫,英雄力破重围。妙圆枢口转灵机,寒山忘却来时路,拾得相将携手归。

里社久相於,深知我计疏。壮怀方磊磊,别语又渠渠。竟日犹传箭,何时可荷锄。烦君看三径,松与菊何如。

每见辄自失,春风双鬓斑。诗囊贫裹富,药市闹中间。甃路通湖寺,敞楼当郡山。清缘事事足,听此屡开颜。

不学桃与李,芬芳竟春时。天公岂多情,清露为君迟。荣翠休问命,冷暖当自知。青荧夜窗灯,相对哦新诗。

我从庐山来,目送孤飞云。路逢陆道士,知是千岁人。试问当时友,虎溪已埃尘。似闻佚老堂,知是几世孙。能为五字诗,仍戴漉酒巾。人呼小靖节,自号葛天民。

长堤十里转香车,两岸烟花锦不如。欲问神仙在何处,紫云楼阁向空虚。

莼脆鲈肥酒细倾,浩歌悲壮欲谁听。沈迷簿领头将白,弹压江山眼自青。鱼跃紫鳞冲苇岸,鸥翻白雪下沙汀。西风散发危亭上,醉倚丰碑照日星。

直庐迫高墉,隙土止寻丈。短人累残甓,围叟舁新壤。方成一篑积,已觉寸心爽。余芳分禁掖,疎翠眇林莽。虽无昆阆趣,便有濠濮想。绕吟消永日,静对延孤赏。聊成儿女剧,终契山林往。为语平泉公,经营毋太广。

时节近元宵,天意人情都好。烟柳露桃枝上,觉今年春早。遏云一曲凤将雏,疑是在蓬岛。玉笋扶杯潋滟,愿黑头难老。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面如玉盘身八尺,燕语清狞战袍窄。古岳龙腥一匣霜,江上相逢双眼碧。冉冉春光方婉娩,黯然别我归稽巘。他年必帅邯郸儿,与我杀轻班定远。

残花啼露莫留春,尖发谁非怨别人。若但掩关劳独梦,宝钗何日不生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