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秋水悠悠浸墅扉,
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
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
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
日暮归来雨满衣。
中文译文:
秋水悠悠流淌过庭院的门扉,
隐者曾数次从梦中来,
寂静中看到玄蝉已离去,叶子渐黄落,
只剩下一棵常青树,人却未归来。
在城市中,真正了解的人稀少,
只有离人痛苦的猿猴在叫,有一个柴门。
沧江的白天是渔民和砍柴人的路,
夜晚回家时,衣服已经被雨水湿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李商隐访问隐居者但不幸未能见到的经历和感叹。诗中运用了典型的秋天景象,如秋水、玄蝉、落叶等。这些景象暗喻着岁月流转,万物凋零。诗人用静谧的景象和幻想来描述自己的处境,强调了自己的孤独和迷茫。他觉得自己就像被大自然遗弃的一株冬青树,感叹着城市中人们的疏离和冷漠。
诗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不满。他描绘了一个原始的景象,沧江上渔民和砍柴人的场景,强调了质朴和自然的生活境界。他嫌弃城市中虚华的繁忙和浮躁,渴望能够回归清静的乡村生活。同时,他也写出了对归家的渴望和对辛勤劳动的正面评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表达诗人内心感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融入了自然的意象和对现实的观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感人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