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松山馆二律

停车未共长官亲,诗句先惊入眼新。
滴露已纫骚客佩,干云合拟大夫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要识甘棠著手春。
有约归来恣吟啸,冬心话与岁寒人。

作品评述

《题双松山馆二律》是清代文学家林则徐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停车未共长官亲,
诗句先惊入眼新。
滴露已纫骚客佩,
干云合拟大夫身。

漫论桂树前头影,
要识甘棠著手春。
有约归来恣吟啸,
冬心话与岁寒人。

中文译文:
停车未与长官亲近,
诗句却先惊艳入眼。
滴下的露水已经串成了骚客的佩饰,
干燥的云彩仿佛形成了大夫的身姿。

随意地谈论着前方桂树的倒影,
必须辨认出甘棠树才能真正感受到春天。
约定好了回来尽情吟咏,
寒冷的冬天心中的话与共岁寒之人一同交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停车时的一系列感受和思考。诗首提到作者停车未能与长官亲近,但其中的诗句却先惊艳入眼,显示出作者对诗句的敏感和对诗歌艺术的热爱。滴下的露水已经串成了骚客的佩饰,干燥的云彩仿佛形成了大夫的身姿,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对美的感受。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桂树和甘棠树。作者漫谈桂树前头的倒影,暗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赏析和对文学创作的思考。然而,他指出要真正领悟春天的美,必须辨认出甘棠树,这里甘棠树可能象征着更高层次的美和境界。这种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探索也反映了作者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他约定好了回来后要尽情吟咏,这显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激情和自由。他希望与共同经历岁寒的人一起交流冬天心中的话语,这同样反映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共鸣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艺术创作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由创作的追求。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意义和人际交往的思考,展现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对诗歌的热爱。

诗词推荐

奔走尘埃内,拘挛筦库间。是心能旷适,何地不清閒。有客劝投绂,无钱堪买山。尚怜耽寸禄,理乱亦相关。

急下柴车蹈晚晴,青鞋步步有沙声。忽逢野沼无人处,两鸭浮沉最眼明。

柳堤阴里放船开,识面人家首屡回。莫讶春阳浮大宅,新陪诗伯唱酬来。

索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闽蜀相望万里遥,敢图斗垒屈魁杓。南州处士蒙殊礼,魏府牙兵不更骄。邦伯如今安得结,国人它日会思侨。瓣香垂去犹精祷,果有甘霖溉旱苗。

寂寞千松老,萦纡一水通。重来惊鬓雪,遗恨满春风。拱木人何在,伤心泪已穷。羇怀不成寐,月落半山空。

来春高步过南宫,更答取龙头策。

官牌夹外少人烟,商妇琵琶久断弦。司马青衫不须泣,江鸥对我正忻然。

暂留野次倦征行,差觉山林气味清。日酿梅酸新雨过,山连空翠淡烟横。东皋水满起农事,南国草青回雁程。拨置文书聊隐几,笙歌一部听蛙鸣。

环绕皆山远胜滁,地无炎瘴气清虚。十亭留咏夸前辈,八景搜奇出故墟。拍岸惊涛通海道,插天峭壁壮侯居。烟云变态无穷极,百幅生绡画不如。

鹤发仙人年德尊,大贤之后更多闻。风流异日窥前辈,议论班班总不群。

大家共住喫茎虀,熟煮烂炊。粗餐易饱,细嚼难饥。泠淡没滋味,从来少人知,此意明月说向谁。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分栋山前曙色开,三千铁骑简州回。云间堕箭飞书去,风里擎竿露布来。古谓伐谋为上策,今看静胜自中台。功名一似淮西事,只是元臣不姓裴。

九葩一萼鹤翎红,开落梅黄烟雨中。千叶青莲无路到,不知春在石桥东。

沧海枯来失夜光,泰山走去误朝阳。可怜憔悴苍颜客,曾是呻吟黄卷郎。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北山输绿涨横池,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小居在旷野,寂无尘俗想。疏钟深夜闻,六根泻清响。昼读天竺书,幽窗思忽晃。犬吠桃花阴,麦浪人来往。最爱晚雨晴,空林返照爽。

春半寒未已,今晨天气清。弹冠适新沐,搔发亦良轻。但爱百鸟乐,复怜一窗明。干世宁可期,归耕良近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