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竹轩

平生酷爱竹,日日到斋房。
高节霜松老,清阴璧月凉。
朝来宿烟雨,夜半奏笙簧。
隐几如有得,尘凡一笑忘。

作品评述

《题竹轩》是宋代诗人张九成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竹的钟爱之情以及在竹轩中的闲适生活。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酷爱竹,日日到斋房。
高节霜松老,清阴璧月凉。
朝来宿烟雨,夜半奏笙簧。
隐几如有得,尘凡一笑忘。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竹的深深喜爱,他经常到自己的斋房中与竹相伴。竹轩高悬,寒露时节,寒冷的霜雾笼罩着松树,清凉的月光洒满了竹轩。晨间,雨后的清晨,朝露还未干,作者在竹轩中留宿,享受着雨水的清凉。午夜时分,笙簧声响起,作者伴随着音乐,陶醉在宁静的夜晚之中。他的隐几仿佛获得了某种超凡的境界,尘俗的烦恼在这一瞬间全部抛诸脑后。

赏析:
《题竹轩》通过对竹和竹轩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竹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坚韧、清雅的象征,它常常与隐逸生活和高尚情操联系在一起。诗中的竹轩被描绘得高耸挺拔,与松树交相辉映,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作者通过描述清晨的宿雨和夜晚的笙簧声,展示了他在竹轩中享受宁静、超脱尘俗的生活。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心境的转变,他仿佛获得了某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一切的烦恼和俗世的纷扰都被一笑忘却。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心境的抒发,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雅致的情境之中。通过对竹轩的描绘和对自然元素的运用,诗人传达了对宁静生活和清雅情趣的追求,让人感受到一种纯净、宁静的美感。

诗词推荐

突兀倚苍穹,谁云巧妙工。滴□岩已竭,神运□常空。人入嵌□里,春归秋□中。□翁何处在,孤塔凛高风。

初因桥种柳,却用柳名桥。桂隐从兹入,春风莫浪招。

平生爱菊陶彭泽,清夜移橙杜草堂。千载时魂招不得,独留风味在僧房。

吴头楚尾几名邦,公以循良达舜廊。未把勋庸齐冠邓,直将教化继龚黄。蠹蠲前政人云乐,最上诸司议曰臧。只恐周庐赖弹压,芝泥趣召觐清光。

下泓堪浴上堪煎,阴火熬成未必然。海底日升波自沸,偶分一眼作汤泉。

春到四经旬,元来未见春。柳条将软碧,争献上番新。

三更日出行千里,百惊竿危到几回。遮莫分身兜率去,听从路滑石头来。

牙如剑树目如灯,电烁妖魔法不生。千圣出头难插足,普庵也道我也能。

秋来菊花气,深山客重寻。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摘来还泛酒,独坐即徐斟。王弘贪自醉,无复觅杨林。

向来曾管重湖月,五老当门但读书。见说邦人犹感慨,恨予不学蔺相如。

世事无穷生有涯,羞将白发对黄花。一江秋水涵初雁,万里暮天飞落霞。昔日自怜长作客,今朝方喜得还家。尊前话别宁辞醉,后夜相思月满沙。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讵忘经济日,不惮沍寒时。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衲僧一拶,钵盂口阔。天下杨岐,望林止渴。

一径清如扫,柴门霁影多。苔莓因鹤啄,非是客经过。

照人明艳,肌雪消繁燠。娇云慢垂柔领,绀发浓于沐。微晕红潮一线,拂拂桃_熟。群芳难逐。天香国艳,试比春兰共秋菊。当时相见恨晚,彼此萦心目。别后空忆仙姿,路隔吹箫玉。何处栏干十二,缥缈阳台曲。佳期重卜。都将离恨,拚与尊前细留嘱。

春晚驱车列古祠,看花复诵旧题诗。少年尝记六七月,大暑曾开三五枝。酹酒辄来思往事,凭阑欲去立多时。八仙彷佛多疑似,相隔仙凡只一丝。

公宴将阑日欲西,酒酣挥汗浥如泥。重陪簪橐联镳出,仍得篇章满箧携。直舍恍迷新户牖,赐书犹识旧签题。岂惟梦想钧天路,更似闻韶子在齐。

久戍兵残将亦骄,幸时轇轕与民仇。边关撤警久阶厉,甲胄弃残尤误谋。淮浦方期三就绪,王官忍赋四宜休。江城永夜欹寒枕,数尽残更有几筹。

六年两度拜宸旒,换得青衫白上头。飞鹊祗因无树绕,穷猿何暇择林投。明知著脚当来误,几欲抽身不自由。安得有钱了官债,便无三径也归休。

客舍无佳晤,君来肯小留。衣穿从见肘,赋好似登楼。论世聊扪舌,输棋不计筹。明窗坐方稳,寒日为谁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