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出自先秦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拼音和注音
yuē : wèi guó yǐ lǐ , qí yán bù ràng , shì gù shěn zhī 。
翻译及意思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词语释义
不让:1.不逊让;不推辞。2.不亚于,不次于。3.不许。
你行兵如何?论行兵呵,我不让霍嫖姚领雄兵横行边塞。
出自:郑光祖的《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不让,欲以观公子。
出自:司马迁的《信陵君窃符救赵》
仰山尘不让,涉海水难为。
出自:白居易的《叙德书情四十韵,上宣歙翟中丞》
风摺叠之绘变相,三降三升石不让。
出自:严遂成的《白水岩瀑布》
友道直须轻万乘,客星应不让三台。
出自:李循义的《过钓台有怀严先生》
花枝不让佳人面。
出自:夏言的《渔家傲.和欧阳韵一十六阕(其三十三)》
当筵意气拂云端,共道移山不让难。
出自:胡直的《忆昔行寄陈廷评南京初唐体》
篯铿之孙写作图,笔法不让方方壶。
出自:倪谦的《山水画为祝给事题》
煮茶不让中泠水,陆羽多应未及知。
出自:王绂的《北京八咏(其二)玉泉垂虹》
罗绮生香散隐霞,春光不让五侯家。
出自:曹勋的《缺题》
原诗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