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摄事七首

秩秩礼文,肃肃严祀。
仰洽神休,式协民纪。
灌献有容,会其俎簋。
明德惟声,以介丕祉。

作品评述

《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摄事七首》是一首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以庄严的仪式和祭祀活动为主题,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社会秩序的重视。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至孟春孟夏季秋四祀上公摄事七首》中文译文:
冬至、春孟、夏孟、秋孟四次祭祀上公的摄事,共七首。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冬至、春孟、夏孟、秋孟四次祭祀上公的摄事。通过庄严的仪式和祭祀活动,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社会秩序的重视。诗中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恪守礼仪,祭祀得当,才能获得吉祥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庄重的语言和节奏,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场景。通过使用诸如"秩秩"、"肃肃"、"严祀"等词语,诗人在形容词上加以强调,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严肃。这种庄严的氛围呼应了祭祀活动的本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重和庄严。

诗中还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仰洽神休,式协民纪"表达了尊崇神灵和遵守社会规范的意义。通过祭祀活动,人们与神灵进行交流,寻求神灵的庇佑和指引。同时,祭祀活动也起到了规范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的作用。"明德惟声,以介丕祉"强调了行善积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获得吉祥和幸福。

这首诗词以其庄重、严肃的氛围,传达了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和对礼仪的崇尚。通过揭示祭祀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即尊崇神灵、崇尚礼仪、追求德行,以获得吉祥和幸福的人生。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驼弦管向阴山。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

庭花已结子,岩花犹弄色。谁令生处远,用尽春风力。

十年前在古梁州,痛饮无时不惯愁。最忆夜分歌舞歇,卧听秦女擘箜篌。

盛府宾寮八十余,闭门高卧兴无如。梁王苑里相逢早,润浦城中得信疏。狼藉杯盘重会面,风流才调一如初。愿君百岁犹强健,他日相寻隐士庐。

我年数七十,不过春五来。素心岁月尽,白发日夜催。纵怀独往愿,欲去心先回。惟思百境空,洗此一念埃。喜逢邓仲子,妙语惊奔雷。未登黄金台,要是白玉杯。安能架飞车,与子相追陪。姑借喝月术,救我年龄颓。

山水盘桓天地中,几多异事出仙宫。玉龙嘶断黄龙现,剑气曾凌上大空。

征虏亭边月,鸡鸣伴客行。可怜何水部,今事谢宣城。风物聊供赏,班资莫系情。同心不同载,留滞为浮名。

两岁驱驰马首东,曾微一战可论功。因人偶尔成擒蔡,无计降之愧伐崇。万灶炊烟归塞下,十分农事到湟中。酸寒伎俩才如此,辜负新计吒至公。

细仗春风簇翠筵。烂银袍拂禁炉烟。旃书名字压宫垣。太学诸生推独步,玉堂学士合登仙。乃翁种德满心田。

去岁曾游帝里春,杏花开过各离秦。偶先托质逢知己,独未还家作旅人。世上路岐何缭绕,空中光景自逡巡。一回相见一回别,能得几时年少身。

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烟雨溟蒙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掀眉。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灼然嫌佛不肯做,观栖不在梧桐树。

执手长亭无一语。泪眼汪汪,滴下阳关句。牵马欲行还复住。春风吹断梨花雨。海角三千千叠路。归侍玉皇,那复回头顾。旌旆已因风月驻。何妨醉过清明去。

屋头众山森戟戟,屋下寒溪深见石。溪流循山若萦带,别馆离亭纷向背。茅堂近水景绝幽,绕檐万竹风飕飕。主人自得濠上意,终日俯槛临寒流。东寮把酒呼促席,隔屋糟床晚犹滴。清谈北馆风满衣,折梅寄远情依依。山童晨起扫落叶,不知松露沾荆扉。经营布置各有态,颇觉画者劳天机。

扫阁焚香昼卷帷,绿槐疏雨夏初时。客忧何物能消遣,一帙苏州刺史诗。

禅关自幽阒,竹亦号真如。况是龙潜地,曾经凤食馀。土深抱节密,林净著行疏。谁谓乾淳达,清阴只似初。

岁稔兵厨富酒材,几槽新溜滴芳醅。秋香自与兰英合,春色潜依竹叶回。蟹甲佐欢宾斝溢,鸱幐参贡县邮催。虽非平乐十千斗,愿奉康成三百杯。

华山山木乱纷纷,铁销垂垂袅袅猿。石齿齿前光烁烁,壁岩岩后势奔奔。奇奇怪怪云根耸,郁郁葱葱雾气昏。上上上头仍上上,最高高处有乾坤。

山行似觉鸟声殊,渐近神仙简寂居。门外长溪容净足,山腰苦笋耿盘蔬。舌松定有藏丹处,大石仍存拜斗馀。弟子苍髯年八十,养生世世授遗书。

秋日日霏霏,碧花生叠叠。水边有神女,妆去遗翠靥。岸侧小家妇,不知所宜惬。未得未还人,自将浑面帖。

只个是家风,明明入混融。江光芦映月,夜色水吞空。攃手悬崖下,分身万像中。回涂登鸟道,恰恰是神通。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