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子大面何难知,从今光照二百里。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赠镜斋徐相士》

出自宋文天祥的《赠镜斋徐相士》

拼音和注音

dié zi dà miàn hé nán zhī , cóng jīn guāng zhào èr bǎi l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百里:一百里。谓距离甚远。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亦谓地小。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借指县令。宝剑名。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光照:1.光线照射。2.光芒普照。

从今:从现在起。

大面:大面dàmiàn[the“paintedface”]〈方〉∶表面;面子

碟子:碟子diézi见“碟”,盛物的小盘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史。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原诗

邹忌不如徐公美,引镜自窥得真是。

门下食客才有求,昏昏便与妻妾比。

徐家耳孙却不然,自名一镜京师市。

世人无用看青铜,此君双眼明秋水。

君以无求游公卿,勿令此镜生瑕滓。

碟子大面何难知,从今光照二百里。

诗词推荐

六龙忽蹉跎,川广不可泝。东风吹春水,乾坤莽回互。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山驾严装羽队分,敕书先下玉晨君。明知不比人间别,亦自含凄望碧云。

今代清流,北斗以南,文昌一星。对露门进读,銮坡演翰,琐闱批敕,宝牒成文。笔下权衡,胸中律度,礼乐人才俱讨论。鸳行里,羡才高片玉,辉映条冰。几年简在吾君。便须把诗书开太平。笑诸公炙手,昔成何事,一贤冷眼,今独修名。花底退朝,槐边听制,一武商岩霖雨新。金罍举,

平头五十沧江叟,寄迹三家桑柘村。樽酒不知谁主客,柬书相伴过晨昏。有时独步来沙际,尽日清谈倚树根。一任傍人笑迂阔,此心欲与白鸥论。

我欲询之元亮,但言前路威夷。且约黄花共醉,门前尘土侵肌。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秋几许。荒蓼败荷烟渚。贴水飞鸥江欲暮。风帆追急羽。蝶梦转头无据。愁到曲屏深处。寒入双城扃绣户。也应闻细雨。

拍溪春水鸭头青,溪上哦诗醉眼醒。不见梅花寒蘸影,野桃山杏自娉婷。

走遍东南数十州,皇皇长愧食为谋。阅人政尔亦多矣,有客可能如此不。叹我漫知耽句僻,如君真复是诗流。相逢颇恨夫何晚,华发萧萧今满头。

脉脉深宫桂殿凉,阿娇金屋夜飞霜。千金莫买相如赋,白首文君怨已长。

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

园客有丝难比瓮,鲛人无杼自成绡。

华盖山高亘南楚,剩产奇材少榛莽。山人嗜酒而业樵,背负清樽手持斧。丁丁伐木云之深,束薪欲担力不任。且倾醽醁藉盘石,痛饮莫知西日沉。白眼望天歌鼓腹,槲衣半染苔花绿。颓然俯枕树根瞑,鼻息如雷撼岩谷。起来却笑朱买臣,底用金柴缠其身。堪羡刘伶行荷锸,生死无累全天真。

予登五老峰,其下盖有山房焉。缭阁层廊,疏松秀篁,泉璆夜鸣,谷绣晨张。公方读书其间,盖已会此趣于胸中之藏。然则摛墨池之华,撷彩笔之芳,发其绪余,书尺七襄,固知其自然云锦之章也。

童子装炉火,行添一炷香。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床。卷缦看天色,移斋近日阳。甘鲜新饼果,稳暖旧衣裳。止足安生理,悠闲乐性场。是非一以遣,动静百无妨。岂有物相累,兼无情可忘。不须忧老病,心是自医王。

昔云有仙人,炼液谢浮埃。一感当时王,翻然为之来。深沉珠贝宫,照曜金银台。群仙时往还,共酌流霞杯。一朝乘化去,遗骨付寒灰。旧径没行迹,空坛生绿苔。冥冥汗漫游,逝者何时回?兴怀忽长啸,天风振蓬莱。

雪峰辊球,睦州担版。杨岐栗棘蓬,东山铁酸馅。多处添,少处减,留得翠岩眉毛盖眼。

青山为路竹为门,千里江风到此轩,谁把吴王歌管地,一时分付给孤园。

断碣处,楼头柳色,陌上车辙。残篆和灰再拨,吟笺卷泪自叠。待赠与、连环情不绝,又还恐、轻碎成玦。剩欲托微波向君诉,沈沈暮天阔。  凄切,素弦未弄先折。便一片、春江流愁去,更奈江水咽。拚挽断罗巾,从此离别。旧香未灭,偏系人、鸾带当时双结。休忆江南芳菲节,阑干外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