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

谏书平日皁囊中,朝路争看一马骢。
汉节饱曾冲海雾,楚帆聊复借湖风。
皇华命使今为重,直道酬君远亦同。
投老承明无补助,得为湘守即随公。

作品评述

诗词:《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

谏书平日皁囊中,
朝路争看一马骢。
汉节饱曾冲海雾,
楚帆聊复借湖风。
皇华命使今为重,
直道酬君远亦同。
投老承明无补助,
得为湘守即随公。

中文译文:
平时谏书装在墨囊里,
朝路上人们争相观看一匹骏马。
中国的节日曾经豪情万丈,冲破海上的雾气;
楚国的船帆又借助着湖风徐徐航行。
皇帝的命令派遣使臣,如今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事,
直言不讳地回报君主,即使远离也心存相同。
投奔老去,得到皇帝的明示,没有其他帮助,
就要成为湖南的守护者,即刻随着公务而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写,题目是《送沈兴宗察院出使湖南》。诗中描绘了一个使臣出使湖南的场景,表达了对使命的重视和对君主的忠诚。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谏书平时被装在墨囊中,朝路上人们争相观看一匹骏马。这里谏书代表着使命和建言的重要性,一匹骏马象征着使臣的身份和威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敬仰。

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汉节和楚帆,展示了中国的节日豪情和楚国的航海传统。汉节曾经豪情万丈,冲破海上的雾气,显示着使臣勇往直前的决心;楚帆借湖风而行,表现了使臣灵活应变的能力。

后面两句表达了使命的重要性和对君主的忠诚。皇帝的命令派遣使臣,使臣将直言不讳地回报君主,即使远离也怀有相同的心意。这里体现了使臣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以及对使命的认真态度。

最后两句描述了使臣投奔老去,得到皇帝的明示,没有其他帮助,就要成为湖南的守护者,随着公务而去。这里表现了使臣对国家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即使面临困难和孤独,也要尽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整首诗词通过对使臣出使湖南的描写,展现了使命和忠诚的主题。使臣以直言不讳的态度回报君主,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诗中运用了典型的宋代诗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使臣的赞赏和对忠诚精神的歌颂。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已忘。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神府雷霆吏,琼山白玉蟾。本来真面目,水墨写霜缣。

满朝比比拜边尘,伪命难污守节臣。褒赏但令知制诰,如何只待作文人。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君一马两仆率然相访,逆旅多呼尚书,意谓君都头也。)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君前有诗见寄云: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

飞飞野雉雄挟雌,相与孳尾为之妃。人生谁不有配偶,我生垂老为鳏夫。永巷蛾眉几千指,一妻一妾庶人礼。壮年受室不及时,老去自怜身独处。短布单衣谁为缝,东皋种黍谁共舂。苍天高高不可问,愿照衡茅有孤闷。

白云深,白云深,白云深护山之心。有时随龙去东海,倏焉永宇团秋阴。英英不来入我牖,直上璇霄掩箕斗。或贯日色流玉虹,或漏雷声堕天狗。山人学禅草庵里,静看白云朝暮起。此心欲与云俱闲,又逐溪风过溪水。纷纷武士尚操戈,格斗东南未决何。安得此云化霖雨,洗兵甲,散为玉烛

东野穷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潮阳笔,合在元龙百尺楼。

端溪湮塞焦桐已,罗旅文房尚奢侈侈。古风雅志莫养成,从此词章堕雕靡。仙岩名士独不然,家有琴砚皆世传。熨焦蛇断互左右,俾受弹弄供磨研。耳根笔泽千载意,字□挽回淳朴味。乃知旧物是答蹄,薰染皇坟归蚕纸。百篇因之奏帝傍,帝贲文美承恩光。归来筑堂标古雅,家学始末示不忘

室中度以几,其修去寻一。广长尺而赢,崇为咫者七。牖一以为明,墐三以为密。不供并横肱,所贵劣容膝。蠖屈忘春霆,龟穹美朝日。玄冥方用事,万木僵欲溧。穷阴易中人,戒子谨无出。於时则然耳,天者傥可必。相尔室外寒,砖炉坐扪虱。

四方景好无如洛,一岁花奇莫若春。景好花奇精妙处,又能分付与闲人。

不堪万虑搅中肠,打破愁城入醉乡。酒力尽时还又动,春宵短後却成长。浮思闲念纷无数,飞絮游丝遍八荒。看到东窗窗欲白,忽然一梦到羲皇。

金石交情老不移,尊前重睹旧丰仪。清风竹径临茶灶,细雨邻墙见酒旗。世事且归胡蝶梦,春情多寄海棠枝。西斋两月无清兴,病起逢君一赋诗。

动息汗流珠,无风可涤除。炎威狱下吏,生意鼎中鱼。席地捧冰水,扃门谢客车。因思游宦者,曾未忆家居。

举楫同千里,系舟时一言。共嗟蓬作屋,愿就席为门。行役身先困,征商思益昏。仅同登垄断,何止服车辕。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四十才如此,将来事可吁。长斋甘短褐,旧债压新租。已觉身何有,行当梦亦无。茅檐负朝日,黄卷足相娱。

穆穆英宗,持盈守城。世德作求,是纉是承。齐家睦族,偃武恢文。于牙清酤,酌之欣欣。

中年怕别,唱阳关未了,情怀先恶。回首西湖十年梦,几夜檐花清酌。人世如萍,客愁似海,吟鬓俱非昨。风涛如许,只应高卧林壑。菊松尽可归欤,叹折腰为米,渊明已错。相越平吴,终成底事,一舸五湖差乐。细和陶诗,径寻坡隐,时访峰头鹤。罗浮咫尺,春风寄我梅萼。

十里湖光十里松,松阴路到十高峰。窗看渡口随湖月,楼听云门度岭钟。梁帝钵含山雨润,普贤台鏁藓花重。谁人的是忘机子,香稻寒蔬养瘦容。

行行入南山,蘼芜日以深。不见津亭吏,但闻鼪鼯音。夕阳犹在树,谷风起中林。下有种豆歌,欷歔伤我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