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张蠙的《赠九江太守》
拼音和注音
shēng gē bù shì jīng huāng hòu , lǐ yuè yóu rú wèi zhàn q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笙歌:1.指合笙之歌。2.也可指吹笙唱歌或奏乐唱歌。
礼乐:礼仪和音乐。古代帝王常用兴礼乐为手段,以求达到尊卑有序远近和合的统治目的。更引申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的社会习俗、典章制度与国民精神。
犹如:(动)如同;好像:灯火辉煌,~白昼。[近]仿佛。
张蠙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清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公元895年)登进士第。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原诗
江头暂驻木兰船,渔父来夸太守贤。二邑旋添新户口,四营渐废旧戈鋋。笙歌不似经荒后,礼乐犹如未战前。
昨日西亭从游骑,信旗风里说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