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尚颖

操业五常备,艰难六极全。
仲尼难语命,裨灶不知天。
弱女飘休许,遗文散莫传。
官轻史不录,后世孰称紧。

作品评述

《哭尚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司马光。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尚颖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时代局势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操业五常备,艰难六极全。
仲尼难语命,裨灶不知天。
弱女飘休许,遗文散莫传。
官轻史不录,后世孰称紧。

诗词的诗意是,作者在哭悼尚颖的同时,通过描绘尚颖的遭遇和社会现象,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作者通过诗词表达了对尚颖的敬佩和对她遭遇的同情,同时也对社会对待女性和知识的态度提出了质疑。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对尚颖的哀悼:诗中提到尚颖的遭遇,她作为一个弱女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机会,最终导致她的才华和智慧无法传承。作者通过哭悼尚颖,表达了对她的敬佩和同情。

2. 对时代局势的思考:诗中提到“操业五常备,艰难六极全”,表达了作者对时代的忧虑。作者认为时代艰难,社会风气不佳,对于有才华的人来说,取得成功变得异常困难。

3.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提到“仲尼难语命,裨灶不知天”,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对待知识和智慧的态度的不满。作者认为即使是像孔子这样的伟大智者,也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对于那些有才华的人来说,他们的才华和智慧往往被社会所忽视和浪费。

4. 对后世的思考:诗中提到“官轻史不录,后世孰称紧”,表达了作者对后世对待历史和才华的态度的质疑。作者认为,如果后世对于历史和才华的重视程度不够,那么这些优秀的人物和他们的贡献将会被遗忘和忽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尚颖的哀悼和对时代社会现象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对知识的珍视的态度。它提醒人们要关注和尊重那些有才华和智慧的人,同时也呼吁后世对历史和才华的重视。

作者介绍

司马光(一○一九~一○八六),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初仕苏州签判。父死服除,改武成军签判。庆历六年(一○四六),以庞籍荐授馆阁校勘,后受庞籍辟爲并州通判。召还爲开封府推官,累除知制诰,天章阁待制,知谏院。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爲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熙宁三年(一○七○),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知永兴军,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六年,以端明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居洛阳,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即位,召主国政,元祐元年,拜左僕射兼门下侍郎,卒于位,年六十八。赠温国公,謚文正。有文集八十卷,杂着多种。事见《东坡全集》卷九○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司马光诗十四卷,以《四部丛刊》影宋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即宋绍熙刊本,亦即绍兴二年本)爲底本,参校清干隆六年陈宏谋校刊《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陈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司马文正公传家集》(简称四库本)等。底本卷二、卷三有若干首有目无诗,分别据陈宏谋刊本补入。底本卷六《又和讽古》“海客久藏机”一首,与卷一《和之美讽古二首》之二重复,已删略。又辑得集外诗及断句,另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扣角干名计已疏,剑歌休恨食无鱼。辞家柳絮三春半,临路槐花七月初。江上欲寻渔父醉,日边时得故人书。青云不识杨生面,天子何由问子虚。

惟生在勤,勤是及时。惟时之趋,时不尔违。

旱势东南已病,秋风早晚室凉。蓝缕青衫可笑,萧条白发增长。

嵯峨怪石倚云间,洞销烟霞六月寒。我到登临花正好,凭栏指点几回看。

玉娥独自到书屏,不管人间暑气深。待得诗成花已谢,应无好句惬花心。

岁在永和,癸丑暮春,修禊兰亭。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湍激,映带山阴。曲水流觞,群贤毕至,是日风和天气清。亦足以,供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悲夫一世之人。或放浪形骸遇所欣。虽快然自足,终期于尽,老之将至,后视犹今。随事情迁,所之既倦,俯仰之间迹已陈。兴怀也,

海山孤僻非蓬岛,雾冷云深松桂老。有客凝冬何太高,巨野宵征苦相讨。岩房杳杳凌寒空,冰霜落落分谭丛。谁云百城沉古月,自笑八面生清风。俄然别我还归去,惠理之徒望回驭。重重无尽楼阁门,到必为时略轻据。

梯山七千丈,接迹上清虚。钟杂钧天奏,僧参梵帝居。摄衣鹏展背,洒墨雁添书。今日登高眼,平生总不如。

惯作梁园座右宾,非惟管鲍亦朱陈。自从石友幽明隔,谁访瑶妃寂寞滨。花若无情还有恨,树犹如此况于人。不知宋玉归何处,口诵招魂一怆神。

故阁峥嵘已劫灰,又看新阁上烟煤。断碑无日不浓墨,古砌新秋犹杂苔。江阔鸟疑飞不过,风轻帆远趁先开。天高地迥诗囊小,收拾不多空一来。

一江如鼎鱼龙沸,我欲逃生何所之。今古兴亡有同恨,乾陵火照奉天时。

宿路分行落照边,村藏深树远吹烟。天然诗句无人识,划记寒沙抄一篇。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过从资直谅,夫岂势利交。谓朋党者谁,仁人姑听教。

渐识空虚不二门,扫除诸幻绝根尘。此心自拟终成佛,许事从今只任真。有我故应还起灭,无求何自别冤亲。西山病叟支离甚,欲向君王乞此身。

莲蘂嫌风狼籍,稻苗得雨精神。翻忆武夷九曲,去秋舣棹溪边。

平生中兴念,渴饮而饥食。落落不可合,令人气填臆。归来牧桂州,才人用转窄。抚摩日多暇,整整戎事饬。偏伍联浮游,坐作亲部勒。异时了剧寇,乃此诸校力。论兵较利钝,夫岂谓深识。牛刀何施宜,功乃在鸡肋。谁知我公心,抆泪三叹息。

吾州刺史宅,上冠灵鳌颠。千嶂翠合沓,一水清潺湲。北指烟雨近,西睇莺花连。积李雪缟夜,崇桃霞覆川。群材聚仙境,上幕开中天。宜有唐景辈,参与邹枚联。户掾吾故人,学问自家传。隶法既奇古,诗句仍清圆。想当吟哦时,揽胜笔如椽。坐使冰雪肠,觉浸含芳鲜。试谂吾邦人,世岂

往日苍苔满废墙,只今新绿涨芳塘。不唯新种荷成柄,更复添栽柳作行。墨客休题洛神赋,主人政念水仙王。

只道今春不肯晴,已晴谁遣不郊行。忍违花底提壶语,不虑屋头鸠妇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