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金末元初蔡圭的《燕山道中三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kuǎn duàn chéng liáng wèi wǔ gēng , xú hé shí lǐ wù zhōng 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五更:(名)①旧时把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②指第五更的时候:~天|起~,睡半夜。
中行:行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泛指中庸之道。复姓。中列。中军。中等德行。唐·宋时,尚书省分六部为三行。以兵、吏及左右司为“前行”,刑、户为“中行”,工、礼为“后行”。见宋·王溥《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上》。
乘凉:(动)热天在凉快透风无日晒的地方休息。
蔡圭
蔡珪,蔡松年子。中进士第,不求调,久乃除澄州军事判官,迁三河主簿。丁父忧,起复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在职八年,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珪号为辨博,凡朝廷制度损益,珪为编类详定检讨删定官
原诗
款段乘凉未五更,徐河十里雾中行。
前村烟树望不见,欲到忽闻鸡犬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