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

相看转觉此生浮,风月佳时不敢愁。
鸟鹊星河千里夜,暗蛩凉宇一年秋。
书回故国无黄耳,家远清宵总白头。
还忆阑干秋水阔,谢公无客自登楼。

作品评述

《八月十三夜同考子弟作有怀拂水》是明代程嘉燧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八月十三的夜晚,与同考的朋友们一起作诗,感怀着拂水的心情。相互对望,感觉人生如浮云般短暂,美好的时光不敢忧愁。夜晚中,鸟鹊飞翔,星河闪耀,千里之外,暗蛩在凉爽的宇宙中鸣叫,象征着一年的秋天。回忆起在故国的时光,没有黄耳的书信回来,远离家乡的清宵总是带着白发归来。仍然记得那时在阑干上眺望秋水的辽阔,谢公独自登上楼阁,没有客人相陪。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光阴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离乡背井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夜晚的鸟鹊和星河,以及凉爽的秋天和暗蛩的鸣叫,增强了作品的诗意和表达力。

诗人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的鸟鹊和星河象征着美好的时光,而暗蛩的鸣叫则提醒着诗人一年的秋天已经来临。回忆起在故国的时光,诗人感叹书信未至,清宵总是带着白发归来,表达了对离乡背井的思念和无尽的孤独。最后,诗人回忆起在阑干上眺望秋水的景象,以及谢公独自登楼的场景,表达了对孤独的领悟和对寂寞的咀嚼。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以及对离乡背井的深情思念。诗意深邃,语言简练,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领悟,使读者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时光易逝和离别之苦,引发共鸣。

诗词推荐

微言固已成糟粕,纸上形容转更疏。要识平生真面目,百无所似若为书。

忆笙歌筵上,匆匆见了,□□相别。红炉暖、画帘绣阁,曾共鬓边斜插。南枝向暖,北槛里、春风犹怯。也应别後,不减芳菲,念咫尺阑干,甚时重折。清风间发,如天与浓香,粉匀檀颊。纱窗影、故人凝处,冷落暮天残雪。一轩明月。怅望花争清切。便教尽放,都不思量,也须有,蓦然上

绿树暗村墟,青山绕草庐。奉祠神禹旧,驰道暴秦余。浦色沉烟网,畦声入雨鉏。清秋又如许,幽愤若为摅?

听书锺鱼半月声,浪傅移住竟何曾。莫教少欠丛林债,更作今宵且过僧。

主人厨中鱼尾红,把酒一笑相为容。燕脂炼就玉雪汁,琥珀光透琉璃钟。酒酣万事忽惊散,捽耳顿足歌年丰。连缸拗倒同一醉,尺铁为我髠园菘。

唐人作诗先作聊,一聊一句名几年。后来作者如崩川,去年百里无洄沿。又如商鞅坏井田,夷封沟洫开陌阡。吟哦一变成号颠,秦张功甫出此编。我读未竟心犁然,借归手抄家自傅。藏之箧笥待后贤,庶万有一唐风还。

极目平淮渺莽间,翠峦特地起烟鬟。要渠天下无双手,题作东南第一山。

嗜慾割去土与泥,调虞气血等稚儿。拘拘谫谫世所怪,未免鹤发仍鸡皮。甘脆为目不为腹,蚕繭自缚良苦之。两螯公子大於扇,九室春色堪为池。开缄况读万选句,快意领此一段奇。自怜忍欲忍艾似,涎流津饐不自持。明知喘疾有时愈,更寄斫雪加餐诗。

旌旗闪闪摇天末,长笛横吹虏尘阔。跨下嘶风白练狞,腰间切玉青蛇活。击革摐金燧牛尾,犬羊兵败如山死。九泉寂寞葬秋虫,湿云荒草啼秋思。

露浓秋过半,气爽雨收余。取酒邀嘉客,呼儿扫弊庐。生涯数亩地,官业一轩书。竹结垂纶屋,泉分入座渠。惬心皆乐事,容膝即安居。梁静栖无燕,波澄戏有鱼。茂林穿缭绕,微径步虚徐。果落方知熟,莎长不忍除。过从当苦远,接待每惭疏。不厌茅茨陋,时迂长者车。

相过不惮远,相迎慰所思。须知对床处,绝胜陟冈时。夜雨论畴昔,秋风惜别离。明年楚东景,准拟共题诗。

书消燕日长,棋遣花院寂。何羡山中人,餐霞拾橡实。

天柱华心结蕊宫,翠蛟飞玉滚溪风。岩生洞穴非人世,不到那知造化功。

木奴度淮辄为枳,后皇啬之理应尔。青梅千里江南春,何时相逢车马尘。我衰病齿不能酸,微香触鼻舌生泉。想见曹瞒老狡狯,指林驻马三军前。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舍车跨马喜新晴,倍风旌旗照眼明。顾我未能流美化,邦人何事喜相迎。

一春直是柳风流,只恁风流只恁愁。客又不来寒食近,碧蘅红杜满芳洲。

黄岩万家县,山海界民居。百里蜀中秀,一廉天下无。财多能办否,官满赋归欤。已作青云料,犹惊急急符。

问梅颇复恨开迟,及至开时病不知。何自折来相料理,似怜一见苦参差。君今政草凌云赋,我又初无却月诗。风月孰于风日愈,要须一语为评之。

五色文胜百鸟王,相思兼绝寄芸香。由来不是池中物,鸡树归时即取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