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陆佃的《依韵和双头芍药十六首(其十)》
拼音和注音
zūn dé huā wáng wēi shì zhòng , yě yīng zhī mù lìn xiāng rú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原为宦官门客。赵惠文王时,得楚国珍宝和氏璧。秦昭王得知愿以十五城代价换之。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二十年(公元前279年),随赵王到渑池(今属河南)与秦王相会,面对强秦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功任为上卿。位在赵国名将廉颇之上。廉颇不满,扬言要污辱他。相如以国为重,忍让谦逊。廉颇十分惭愧,登门负荆请罪,两人成为至交,传为美谈。
花王:花中之王。指牡丹。
威势:威势wēishì∶威力权势倚仗威势〈方〉∶威风∶威力和气势入夜,酷暑的威势才稍稍减退。
陆佃
不详
原诗
玉颜高并向阶除,静笑寒藤学草书。
未信东君无职事,不惭西子是邻居。
曾教王母藏青鸟,拟问嫦娥借玉梳。
尊得花王威势重,也应知慕蔺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