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四日

皇厌纷拿五季余,万兵朝遣暮还都。
虎头预卜清明旦,鳌足重开混一区。
天下归仁吾有道,日中为市尔无虞。
孤臣白首怀佳节,奠桂焚兰泪与俱。

作品评述

《正月四日》是宋代马廷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皇帝厌倦了五季的忙碌,早晨派遣万军出征,傍晚又召回。虎头预示春天的清晨,鳌足预示混沌的开始。天下归于仁者,我有我的道义;正午时分,市场繁忙而无忧虑。我这个孤臣白发苍苍,怀念着美好的节日,献上桂花和兰草,泪水与烟一同升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正月四日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皇帝的忙碌和战争的往返,表达了作者对权力和战争的厌倦之情。皇帝疲于政务,忙碌不堪,而万军的出征和回返似乎只是一场空耗。诗中的虎头和鳌足分别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混沌的开始,暗示着一种时序的变迁和变革。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仁义道德的坚守和信念。他自称拥有一种独特的道义,认为天下应归于仁者。正午时分,市场繁忙而无忧虑,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世俗生活和功利主义的拒绝,他追求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

最后,诗人以自己孤独的身份,怀念美好的节日,献上桂花和兰草,并将泪水与烟一同上升,表达了他内心的悲凉和无奈。这种悲凉情绪与整首诗的宏大背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对世俗功利的厌倦,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痛惜。

这首诗词通过对皇帝繁忙、战争往返的描绘,以及对仁义道德、世俗生活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触动和思考,同时抒发了他内心的忧伤与悲凉之情。

诗词推荐

怀古潸然老泪流,依稀见月喘吴牛。客乡时序留如燕,学舍风波小似舟。已恨浮云无巧夕,未知后月可中秋。徐卿忽寄新诗札,正倚双溪叠嶂楼。

世上名利牵,途中意惨然。到家能几日,为客便经年。迹似萍随水,情同鹤在田。何当功业遂,归路下遥天。

朝苑优游数十春,文章敌手更无人。对敭旒冕如僚友,下直门阑似隐沦。倚槛白雪供醉望,搘筇黄叶落吟身。年来得意知难绝,大半门生作侍臣。

先生晓开城旦书,坐与老农相嗫嚅。槐阴翠圆吏已散,归来下帘手撚须,胸中百纸无处使,静看穷达如呼虑。身閒睡饱亦不恶,何用一躍惊骀驽。去年凿池筑潜玉,清夜明月挂碧芦。先生独吟亦径醉,谁见露鹤寒相呼。径山老人笑疏懒,云当运动如户枢。朝来此老意不已,溪寺破雨遗天苏。

鸡声催晓梦惊残,喜得归来卧碧峦。已是人间三月暮,尚余枕上五更寒。心安靖退虽无事,身觉衰颓亦鲜欢。赖有故人时会面,开颜一笑酒杯乾。

人民城郭骇俱非,从此西迁西复西。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津无可锁沈江渚,市不闻钟委草泥。碑碣更随年月换,兴亡往事向谁稽。

香来著吾怀,先想织织手。果遇赠香人,经年何恨久。

饮阑钟虞欲移轩,香雾犹残金博山。明月飞来松岭外,游人散落马蹄间。城严画鼓初传角,路暗山花自落鬟。清境暂时都不见,夜深人尽始来还。

岭海坐清静,府公金玉姿。幕府省文书,简编可委蛇。

祗事坤元,饬躬敢惮。爰洁粢盛,载严圭瓒。清明内融,嘉旨外粲。介我繁釐,时亿时万。

初闻百梁村,拔自天池井。今知万松冈,一夕趋北岭。顾兹挟山威,何心罔知警。

梦寐见并州,今朝身到。未怕清汾照枯槁。百年狂兴,尽与家山倾倒。黑头谁办得、归来早。梁苑绿波,长安春草。惆怅行人暗中老。故人相送,记得临行曾道。故园行乐地、依然好。

燕赵有秀色。绮楼青云端。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常恐碧草晚。坐泣秋风寒。纤手怨玉琴。清晨起长叹。焉得偶君子。共乘双飞鸾。

寒门虽得在诸宗,栖北巢南恨不同。马上固惭消髀肉,幄中由羡愈头风。蹉跎岁月心仍切,迢递江山梦未通。深荷吾宗有知己,好将刀笔为英雄。

庐山山下倒芳樽,八九人家烟水村。千尺云崖春上藓,几重月树夜啼猿。人骑黄鹤去不返,草没丹炉今尚存。携子高歌醉归去,一溪寒碧绕山根。

清歌逐酒。腻脸生红透。樱小杏青寒食后。衣换缕金轻绣。画堂新月朱扉。严城夜鼓声迟。细看玉人娇面,春光不在花枝。

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轻箑烦相向,纤絺恐自疑。烟添才有色,风引更如丝。直觉巫山暮,兼催宋玉悲。

断肠人去春将半。半将春去人肠断。归客倦花飞。飞花倦客归。小窗寒梦晓。晓梦寒窗小。谁与画愁眉。眉愁画与谁。

结夏方得五日,露柱却知端的。勃跳撞入灯笼,普为诸人入室。

曹溪大士出现世,谁其侍者道人利。雷轰电激槌拂间,涓滴无遗水传器。而今底事难覆藏,盖是火后茎茅长。未言字字负此老,且要浩浩流诸方。最初有个譊讹处,遍示知音著何语。东山有语人未知,请问东湖老居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