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来往扁舟岁聿除,流年风雨一萧疏。
众山未去残缣在,四壁虽存丈室虚。
短气生涯新鬻砚,雰颜归路老佣书。
只余雪后萱丛好,巢燕相将识旧居。

作品评述

《除夕》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程嘉燧。这首诗词描绘了除夕的景象,表达了岁月更迭、时光荏苒的主题,同时也寄托了对故乡和旧时光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来往扁舟岁聿除,
流年风雨一萧疏。
众山未去残缣在,
四壁虽存丈室虚。
短气生涯新鬻砚,
雰颜归路老佣书。
只余雪后萱丛好,
巢燕相将识旧居。

诗词的诗意主要围绕着除夕的主题展开。首先,诗人运用了扁舟、岁聿、流年、风雨等词语,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人们离别故乡的情景。接着诗人描绘了故乡的景象,山峦犹在,但已不复往日的繁华,四壁虽存,却空虚无人。这些描写呈现出岁月的无情,以及离别的苦涩。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写到了自己的生活。他提到了短暂的生涯,表示自己对于时间的感慨。新鬻砚、老佣书等词语则揭示了诗人的身份和职业,表达了对于平凡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以雪后的萱丛和巢燕相将来识旧居为描写,表达了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这里的雪后萱丛暗示了岁月的更迭,而巢燕相将则象征着对故乡和过去的记忆。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除夕和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于岁月更迭和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于时光流逝以及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和离别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故乡和旧时光的留恋和思念。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使作品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推荐

莺啼燕语芳菲节,瑞庭花发。昔时欢宴歌声揭,管弦清越自从陵谷追游歇,画梁尘黦.伤心一片如珪月,闲锁宫阙。轻盈舞伎含芳艳,竞妆新脸。步摇珠翠修蛾敛,腻鬟云染歌声慢发开檀点,绣衫斜掩。时将纤手匀红脸,笑拈金靥。越罗小袖新香蒨,薄笼金钏。倚阑无语摇轻扇,半遮匀面春

宇县干戈满,何人不念归。死生虽有命,进退合知几。岩壑空摇颊,尘埃少拂衣。吾今同一辙,惭负故山薇。

狐白裘玉作带,汗血马金为鞭。雪发河中老叟,霜天裸体撑船。

有个汉自从旷大劫,无住亦无依,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朝到西天,暮归东土。

何许最悲秋,凄风残照。临水复登山,莞然西笑。车马几番尘,自古长安道。问谁是、后来年少。飞集两悠悠,江滨海岛。乘雁与又凫,强分多少。传语酒家胡,岁晚从吾好。待做个、醉乡遗老。

柴门虽设不曾关,时有忘机客往还。风送钓舟来北渚,雨催樵子下西山。生前富贵何劳美,身后声名亦是閒。万虑消除心自在,从教人道我疎顽。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昨夜蒲萄初上架,今朝杨柳半垂堤。片片仙云来渡水,双双燕子共衔泥。请语东风催后骑,并将歌舞向前谿.

渊明膝上桐,一丝不肯挂。弹声聒天地,无人知此话。谓琴只这是,世间何用弦。谓在有无中,其然岂其然。

溆浦潭阳隔楚山,离尊不用起愁颜。明祠灵响期昭应,天泽俱从此路还。

君家沧海外,一别见何因。风土难知教,程途自致贫。浸天波色晚,横吹鸟行春。明发千樯下,应为更远人。

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清香凝岛屿,繁艳映莓苔。金谷如相并,应将锦帐回。

玉盂祝水起波云,笔下雷声泣鬼神。龙虎山前山后间,先生活尽几多人。

蹇产通天百尺台,岁祠三一羽旗开。卧闻野雉宫前雊,应有神光坛上来。

克期取证,功行已圆。湖南潭北,一月在天。五峰深处,万象皎然。相见不须抚背,痛与肋下三拳,制风制颠。

窅然燕处忘天下,不放笳声落几筵。寇盗连群犹过隙,诗书定命欲疑年。寻秋画【缺一字】围花屋(谓仁先),共影筇迷坠叶天(谓闲止)。采药求仙痴绝耳,凭渠风引海中船。

晓望疏林露满巾,碧山秋寺属闲人。溪头尽日看红叶,却笑高僧衣有尘。

群山带雨阴云重,沧海连天水气昏。遥想真人乘铁舸,往来三岛鬼神奔。

五月追凉地,沧江剩素涟。林烟昏午日,楼影压池天。篠密工迷径,荷欹巧避船。机忘更何事,鱼鸟亦留连。

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

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隆。崇侯谗之,是以拘系。后见赦原,赐之斧钺,得使征伐。为仲尼所称,达及德行,犹奉事殷,论叙其美。齐桓之功,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