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女儿色如玉,解佩同游越江曲。

出自明代李云龙的《忆旧游寄张约之》

出自明李云龙的《忆旧游寄张约之》

拼音和注音

cǎi lián nǚ ér sè rú yù , jiě pèi tóng yóu yuè jiāng q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女儿:女孩子(对父母而言)。

同游:见'同游'。

李云龙

不详


原诗

忆昔东园杨柳春风吹,是时与君初相随。

黄莺紫燕佐歌啸,行乐不离越水涯。

水边二月春阴结,桃花乱洒胭脂雪。

画堂高宴张玳筵,绛帐团圞锦云热。

醉来相携卧落花,妖童侧坐弹琵琶。

繁弦逸响听不尽,东风吹梦到仙家。

楼头一夜飞霜白,此时羽翼当乖隔。

我携杖屦入罗浮,君向君门献长策。

岭云燕月两悠悠,叶落猿啼又一秋。

回飙吹散枫江雨,总是当年离别愁。

明年我罢三花采,君亦南归度沧海。

昌华院西寻旧游,白云无恙还相待。

苑西西畔有人家,小桥流水系孤槎。

绿杨枝上蝉声早,十里香飘菡萏花。

采莲女儿色如玉,解佩同游越江曲。

血色榴裙翻彩霞,点破晴江千尺绿。

日暮蘼芜露湿衣,芙蓉溪畔踏歌归。

歌声吹入清溪树,溪上行云皆倒飞。

冶游不可屡,欲买长林住。

一肩明月一肩云,相携又入青山去。

庞眉老衲踞长松,相逢为指最高峰。

高峰去天不盈尺,下视苍崖翠巘几千重。

其中凿壁开兰若,昙花宝树无春冬。

石泉淙淙落檐端,似是珠帘欲捲难。

水花散霰争吹面,五月不耐秋风寒。

柴门日入群峰拱,钟磬无声松云重。

悬灯方丈夜谈禅,珊瑚舌上莲花涌。

东风日出行采芝,芒鞋竹杖荷叶衣。

烟霞隔断红尘路,大可逍遥违□□。

宁知别路终无极,出山又作分飞翼。

浮云落木共飘摇,回首诸峰空黛色。

诸峰黛色日缤纷,每见浮云长忆君。

吴江楚水八千里,梦飞不到燕山云。

苍苔黄叶水西路,亦是当时行乐处。

荆扉松户今寂寥,独背孤灯卧秋雨。

秋雨秋风翠色分,南征鸿雁不堪闻。

思君喜酌松花酒,酒后诗成因寄君。

诗词推荐

明月不可涴,有时障氛霾。芙蕖生淤泥,岂必所处佳。老子苦炼藏,释氏多遣排。如欲尽物累,自古谁好怀。

碧烟秋寺泛潮来,水浸城根古堞摧。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翠微春更湿,烟雨欲无山。白鹭一溪影,桃花何处湾?渔村疏竹外,古渡夕阳间。田父不相识,相随谷口还。

雨馀春色太匆匆,已有残英满地红。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

荆楚牛人敺厉气,安丰枣腊祀苍精。圣朝虽举前朝事,不为禳祈为劝耕。

昨泛灵槎河汉津,今撑小艇水云身。相居自作蹲池计,天子何曾如屋嗔。开绿野尊姑领客,第甘泉颂可无人。白沙翠竹宜闲步,绝胜东华踏软尘。

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晴窗日日拟雕虫,惆怅明时不易逢。二十五弦人不识,淡黄杨柳舞春风。

听深深、谢家庭馆。东风对语双燕。似说朝来,天上婺星光现。金裁花诰紫泥香,绣里藤舆红茵软。散蜡宫辉,行鳞厨品,至今人羡。西湖万柳如线。料月仙当此,小停飙辇。付与长年,教见海心波浅。萦云玉佩五侯门,洗雪华桐三春苑。慢拍调莺,急鼓催鸾,翠阴生院。

昔运遘屯厄,恒纪变参商。南风日不竞,朔吹益远扬。英雄各乘御,龙战血玄黄。矫矫平将军,独立当中央。张弧射九日,抚剑盼四方。事去绩故隳,志伸愿已偿。朅来岁月久,道里未能忘。仲生固有为,忽死亦其常。停骖览故壁,雪涕履战场。清川带萦纡,白骨浩纵横。惋叹不能发,总辔

雪裹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凭阑叹息无人会,三十年前宴海云。

花日迟迟暖似烘,杖藜飞舞趁东风。野桥傍水柳先绿,山寺留春桃正红。信步听诗忘日晚,因言契理觉春融。莆田远在千山外,长使灵泉信息通。

虚飘飘,虚飘飘。风寒飘絮浪,春暖履冰桥。势缓霜垂霰,声乾叶下条。雨中沤点没流水,风里彩云铺远霄。虚飘飘,比时光影犹坚牢。

科名掌故百年知,海岛畴人奉大师。如此奇才终一令,蠹鱼零落我归时。

华省称前任,何惭削一麾。沧洲失孤垒,白发出重围。苦节翻多难,空山自喜归。悠悠清汉上,渔者日相依。

张求一老兵,著帽如破斗。卖卜益昌市,性命寄杯酒。骑马好事久,金钱投瓮牗。一语不假借,意自有臧否。鸡肋巧安拳,未省怕嗔殴。坐此益寒酸,饿理将入口。未死且强项,那暇顾炙手。士节久凋丧,舐痔甜不呕。求岂知道者,议论无所苟。吾宁从之游,聊以激衰朽。

灼灼声华简帝聪,得君元不藉先容。趣装已就朝天路,行有新除下九重。

屋头风雨交,唤此耋老梦。粥鱼腹遽鸣,来作枕中供。底处有可人,斋钵是日用。时时要同盘,穿雪菜甲动。

几年烟雨锁苍苔,咫尺侯门路不开。夜半一声横笛处,道人随月过山来。

山城枕江流,梵刹云中起。钟鸣万户开,人在莲华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