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孙蕡的《盐井》
拼音和注音
tài píng xìng dǔ fēng huǒ xī , shí wàn jīn wú èr sān bǎ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烽火:(名)①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②比喻战火或战争:~连天。
二三: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
三百:《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刑昺疏:'按今《毛诗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内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数。'后以'三百'指代《诗经》。
十万:数量单位,十个万;一百个千,实数。
太平:(形)平安无事:~盛世|天下~。[反]动乱|动荡。
孙蕡
不详
原诗
寒泓石底莓苔冷,百尺长梯挂残绠。
荒山寂寂无飞烟,父老相传古盐井。
瀼东瀼西十万家,煮盐射利为生涯。
筠筒直下汲清泚,出釜灿白如霜花。
太平幸睹烽火息,十万今无二三百。
官封此井不敢开,岁岁渝洲买盐食。